杨维桢《雨后云林图》古诗赏析与原文

杨维桢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余春水生。

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杨维桢(1269—1370),字廉夫,号铁崖。他的诗在当时颇为有名,被称为“铁崖体”。

这首《雨后云林图》,是一首题画诗。它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评介了画中图景,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向往山林之情。

诗的首句,是评介那画中的大背景——雨后的浮云、青山。“浮云”,即浮游之云。本是云在山间浮游飘动,而诗人却说“浮云载山山欲行”,仿佛是云托载着山,山也在起伏移动。这是诗人的感觉,是通过诗人的眼来折射图中景象的。这样写来,不仅自己的诗句灵动精巧,发人想象,而且形象地反映出画面的逼真传神,画家的笔力灵动。

第二句,是评介画中的前景——雨后的小桥、春水。“雨余”,即下雨之后。“余”,作“以后”、“之后”解。点出诗题“雨后”二字。正因为是雨后,那“桥头雨余春水生”的“生”字,方显得十分精妙传神。仅此一字,就将那山中雨后春水上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人如见桥下春水奔涌之状。同时,这也是对画家能抓住雨后特点精细描绘的一种夸赞。

第三句,更进一层,紧扣题中“云林”二字,抒写其深为此图吸引,欲往图中之情。此画既为“雨后云林图”,想来定是绘有山林、茅舍的。雨后的浮云、青山、小桥、春水,已经够优美动人的了,更兼有山林苍翠、茅舍古朴,岂不令人神往?故而诗人禁不住产生了“便须借榻云林馆”的愿望,必欲借此一居了。

第四句,承上而来,更发奇想。诗人不仅要借宿云林,进而还想象出“卧听仙家鸡犬声”的美妙图景。“仙家”,即仙人所居之地。看来,诗人是把这山林画图视若仙境,禁不住神驰意往了。

作为一首题画诗,诗句生动地表现出那画幅的诱人魅力,充满了赞赏之情。如果说前两句还仅是隐含赞美的话,那么,后两句诗人那心驰神往之情,则把这种赞美发展到了极致。

它是题画诗,但亦可视作一首即景抒情诗。作者据图而写,却又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使诗意既符合画中之景,又注入自己的感情。诗人通过自己的观感,折射出此画的精妙,但同时,又有如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抒发出自己向往山林,唯愿闲居高卧的思想情趣。

全诗构制精妙,言简意蕴,确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