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梅花六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诗也如唐代诗人兼画家的王维似的“诗中有画”。首句“三月东风吹雪消”,出语多么平实自然,但却富于视觉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冬天最后的残雪在骀荡的春风中悄悄地融化。有人不免会问:江南的阳春三月早应“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了,怎么积雪才刚刚融化?是不是作者搞错了时间?但当我们与下句稍一联系,就感到诗人把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景色写得非常确切。原来诗人写的是“湖南山色”即湖塘南面——南山的景色,山南乃山之阴,背阳,因而积雪最难融化,直到阳春三月才能全部消融。“湖南山色翠如浇”一语更富有绘画的视觉性和色彩感:积雪融化后,山上的翠色变得更加醒目,诗人用一个“浇”字来加以形容真可谓妙语惊人:它不仅写出山上的草木宛如被水浇过似的青翠欲滴,而且写出这翠色的清新浓郁,仿佛汇成一片翠绿的流波扑向诗人的双眼,浇注着山下人们——一切目击者的心灵。总之这个“浇”字用得独特、新颖、极有创造性,而且显示着一位画家诗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表现方式。

历来诗人咏梅,大抵写梅花在冰天雪地中凌寒斗妍的丽姿傲骨,王冕却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变化了审美角度,专写阳春三月的梅姿梅影。但是他又不是直接正面去写,而是通过余音的袅袅,灵虚地写出梅花落英在悠悠羌笛声中的纷披与飘零,这样不仅使诗中的画面增添了令人消魂的音乐美,而且羌笛的凄楚也平添了梅花零落的凋零美,也含而不露地表达了诗人由落梅而引起的隐隐的怅惆和淡淡的忧悒……李太白有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所说的“梅花”不是实际的梅花,而是乐曲中的“梅花三弄”,王冕把“羌管”与梅花联系起来写,除了增添落梅的凋零美,也使人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羌音产生丰富美妙的联想,从而增加这首小诗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