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十一)》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十一)》杏帘在望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命宝玉题咏的共有四首。第一二首倒还顺手,第三首就做得很吃力,多亏宝钗帮忙,才勉强完篇。此时黛玉未得展才,心中不快。因见宝玉构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宝玉只少“杏帘在望”一首,因叫他抄录前三首,却自己吟成一律,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向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比自己做的三首高过十倍,遂忙恭楷誊完呈上。这里赏析的就是她代宝玉做的那首诗。

这首诗的特色是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仿佛不经意地随便吟成,但细一品味,却觉得造语极工,还颇有意境。原来此处“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贾政等人想题作“杏花村”,还叫人做一个酒幌,用竹竿挑在树梢头,以凑合唐代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贾宝玉嫌题额陋俗,以为不如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作“杏帘在望”;或据“柴门临水稻花香”称为“稻香村”。首句分题目为两句,浑成一气,一个“招”字写出帘飘如招手的情景,把酒店对客人的吸引作了一个形象化的表述;而“在望”两字则把“山庄”与“客”的视线推开一个空间的距离,使读者在可望而不可即的观照中增添了对诗中所描写的情境的神往和想象,从而更增加了意境的美!这首诗的首二句为诗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即以下六句皆从“客”的所见所感来写。“菱荇”二句写出:种着菱荇的湖面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此二句的结构很有特色:没有语法上通常构成谓语所需要的动词或形容语,全用名词组合,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法,鹅儿成群戏水、燕子衔泥穿树等等不须费辞已在想象之中。颈联二句出语天然,毫无人工雕琢,对仗极工而绝无斧凿痕迹,既写出一派纯朴的田园景色,又写出葱绿与金黄相映照的鲜明色彩。这里诗人打破了时间的局限,在春与秋的跨度中集中显示了田园之美;同时在对仗中打破了视觉与嗅觉的界线,不仅让人看到了田野上赏心悦目的绿色,也嗅到晴空中令人陶醉的香味。最后二句乃称颂之辞,但它不如薛宝钗那样由衷地逢迎,而是颇有一点应付敷衍的味道,命人赋诗者何尝不知其为了做诗而矫情地粉饰太平,赋诗者也就顺水推舟,姑妄言之了。其实作者曹雪芹并不认为他描写的那个时代是太平盛世,他在书中多次说到的是“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林黛玉是闺中小姐、大家闺秀,她当然不知不管耕织忙到何种程度劳动者仍然逃脱不了饥馁的厄运,所以尽管是应付、敷衍而已,把这两句话加在林黛玉的身上还是合乎她的身份和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