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红楼梦诗词鉴赏《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林黛玉

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秋夜,林黛玉卧病潇湘馆,翻阅《乐府杂稿》,当读到“秋闺怨”、“别离怨”等词时,不禁有感于中,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

《代别离》和《春江花月夜》都是乐府旧题。代,拟作,黛玉假托此诗系为离人拟作。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久负盛名,此诗即模仿张诗而作。《秋窗风雨夕》是黛玉自定的诗题,全诗以秋窗风雨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具体景物的形象描绘,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离人的满怀愁绪,情思凄苦,格调低沉,反映出封建势力给她造成的沉重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抗争的苦闷心情。它与张若虚以春江月圆之夜为背景,表现游子对爱人的思念,充溢着恬静自然之美的《春江花月夜》歌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结构上看,全诗可分为三段:首尾四句为第一、第三段,中间为第二段。第一段点《秋窗风雨夕》之题意,先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概写秋夜之景,再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转写秋窗风雨,以“凄凉”二字初点诗人之情绪特征。“耿耿”一词双关,既形容灯火微明,又兼指诗人愁绪满怀而无法排遣。四句叠用六个“秋”字,造成一种凄惋的气氛,为下面的具体抒写做了铺垫。

第二段共十二句,细致描绘了离人在风雨秋夜通宵不眠的哀伤寂寞情怀。先以“助秋风雨来何速”的提问承上句“那堪风雨助凄凉”,重复使用“风雨”、“助”等词与上段钩连呼应,然后以“惊破秋窗秋梦绿”转入对离人的大段描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人在梦中,本来还可以“一晌贪欢”,暂时解脱一下;可是速来的秋风秋雨声,偏偏把诗人惊醒,因此,她“抱得秋情不忍眠”,只好“自向秋屏移泪烛”了。所谓“秋情”,就是诗人由秋窗风雨而引起的哀伤之情;“泪烛”,源于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诗句。这里诗人赋予蜡烛以人的感情,它流下的烛油,也象是离人的眼泪。“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进一步点出了“秋情”即“离情”,这就首次在诗中点及了《代别离》之题意。爇(ruo),燃烧;短檠(jing),矮小的蜡台。诗人满怀离情,沉入愁思,眼看着烛光摇曳,烛泪将尽,似将燃及烛台,寓有“孤灯挑尽未成眠”之意。在辗转反侧中,她在想象:“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这两句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以秋夜风雨的无所不在喻离情愁绪的遍及人间,以实写虚,言简意赅。《春江花月夜》在这两句设问后即转入描绘处于相思愁苦之中的离人,此亦仿其格,转写离人在连宵风雨中度过不眠之夜的情景:“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残漏”,指更漏已残,天将拂晓;“脉脉”,形容细雨连绵;“飕飕”,形容风声尖利。这四句,从诗人对风雨的感觉写出她哀愁之深沉,象征着封建主义对具有叛逆性格的诗人所造成的沉重精神压力。

第三段“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以终夜流泪不寐的诗人在清晨的感受结束全诗。前两句写秋夜风雨之后小院的晨景:院中雾气迷蒙,点点滴滴的水珠还在稀疏的竹林和半开半掩的窗前回响,风雨虽停而凄凉之感有增无已。后两句刻画泪湿窗纱的诗人的形象:“眼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她竟没有留意夜间的风雨是什么时候停止的,因为她的心完全沉浸在对远人的思念之中。

全诗音调低沉,充满了离愁别恨。细玩诗意,又不象抒发诗人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之感。这时,她的意中人宝玉尚在身边,那么她怀念的远人又是谁呢?据《枉凝眉》曲及有关脂批,八十回后有宝、黛远隔两地、相思而不能见面的情节。朱淡文先生认为:作者让黛玉拟作乐府《代别离》,或有以此诗预示八十回以后情节的可能。这是很有见地的。《枉凝眉》曲云:“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秋窗风雨夕》这篇歌行不正是这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情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