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河传》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其一
江畔,相唤,晓妆鲜②。仙景个女采莲③。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④。浦南归?浦北归?莫知⑤。晚来人已稀⑥。
【注释】
①《河传》:《碧鸡漫志》卷四引 《脞说》云:“《水调河传》,隋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作为词调始见于此。② “江畔”三句:江边采莲女相唤,其晓妆鲜艳。③ “仙景”句 :谓那女子在仙境般的美景中采莲。个女,那个女子。④ “红袖”三句:采莲女的红袖迎着暖风摇曳飘动,采莲时垂下如玉的手腕,她的心已飞向少年所在的柳荫之处。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处。⑤ “浦南归”三句: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已被情绪所迷,不辨归宿,即想,从南浦回家?还是从北浦回家?主意难定。又解:指采莲女不见少年,猜想他是从南浦回去呢?还是从北浦回去呢?不知道。⑥ “晚来”句: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了。
【评点】
这首词写采莲女对青年的倾慕。
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景美、人更美。后三句笔锋转至青年,为船夫指引之词。两层之间,似断实联。
下片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柳丝荡荡之中红袖摇曳、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并巧妙点出对青年的倾慕,魂牵梦绕。
其二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娥愁不销①。终朝,梦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②。若耶溪③,溪水西,柳堤④,不闻郎马嘶⑤。
【注释】
① “烟浦”二句:是指望着烟雾笼罩的湖边花桥,更觉路途遥远,谢娘此刻愁绪萦绕,翠眉紧蹙。谢娘,这里指游春女,或泛指思妇。② “荡子”三句:意思是离家之人远在天涯,将要回来的船离此地是多么遥远啊! 春已暮,听莺语声声,使思妇空断肠。荡子:谓久行在外,流荡忘返者。归棹,归舟,以棹代船。③若耶:本作若邪,水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西施曾浣纱于此。④柳堤:溪水西边之柳堤,郎君马行经处。⑤嘶:马鸣。
【评点】
这首词写荡子不归,思妇惆怅之情。
上片写思妇游春消愁愁更愁。“闲望”、“愁不销”,为情愁;烟雨迷蒙,花桥路遥,为景愁;“梦魂迷晚潮”,则将情与景并在一起,尤为警绝。
下片写苦苦怀人情。望溪水,“荡子天涯归棹远”;望柳堤,“不闻郎马嘶”。怀人之心何切! 思念之情何苦! 全篇愁怨之情颇深,思念之切更见怨恨,情致格外婉转缠绵。
本词在形式上亦具特色,二、三、四、五、七字句,“错杂用之,故声情曲折婉转,或敛或放,真似 ‘大珠小珠落玉盘’ 也”。(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徐士俊评点:“或两字断,或三字断,而笔致宽舒,语气联属,斯为妙手。”(《古今词统》卷七)形式独特、美妙,风格隽永。
其三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①,仙客一去燕已飞②。不归,泪痕空满衣。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③。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注释】
①依违:形容声音忽离忽合。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此指人间的离合聚散。②仙客:鹤的别称。宋人《谈苑》:“李昉畜五禽,白鹇曰闲客,鹭曰雪客,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鹦鹉曰西客。”③ “天际”三句:见云鸟飞于天际,越感晴空辽远,春已暮,烟云中渡过南苑。云鸟,天间飞鸟。引晴远,使人觉得晴空辽远宽阔。“晴”与 “情”谐音,是双关语,“引晴远”含有将情感引到远方之意。
【评点】
这首词写女子对情人的怀恋。
这是一首相思词。上片写行人一去不归,家人空洒相思泪。词中不直接说身为离愁苦,只道 “梦里每愁依违”;不直说行人离去,只道 “仙客一去燕已飞”。以虚写实,以鸟写人,主人公相思之苦尤为感人,并从同伴谈话中表达相思之情。写在杏花凋落的时候,同体相招,互诉心曲,是女主人公的独白 ;她在梦里都十分担心相聚又散,这是想象。而现实是情人远行,如鹤去,如燕飞,音讯不归,聚首谈何容易,只有空留泪痕沾巾,可见思念情切。
下片专写女主人公相思怨情。作者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见天际云鸟而情迹远去,见柳带长而将期盼之情推进一层,怨恨之深自可想见。由念而怨,自怨自伤,恨己不如鸟,高翔远引,追随情人。春晚烟深,梅香柳长,一春已过,情不归,令人神伤。
《河传》三首,句式错落,节奏活泼,句断而意不断。陈廷焯曾评点:“《河传》一调,最难合拍,飞卿振其蒙,五代而后,便成绝响。”(《白雨斋词评》)
《温庭筠·河传》花间集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