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衰柳·清·王夫之》原文与赏析

清·王夫之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趋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这首词的题目是“衰柳”,用的词牌是《蝶恋花》。

历来诗词作品中的咏物词,多是借物抒怀而寄意于言外,以“柳”为题者自然也不例外。由于柳树具有生长迅速、枝叶茂密、婀娜多姿、清丽可喜等特点,所以为人们所喜爱,几乎有流水之处无不植柳。而中国古代宫廷之内,为了美化环境,池畔河边、宫墙内外,植柳尤多。因此,在古代诗词中提到“宫柳”者比比皆是。例如唐代岑参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的“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以及宋代陆游《钗头凤》词中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名句,都涉及宫柳。因而王夫之的这首“衰柳”词,虽未提到明代的宫殿苑囿,可是仔细品味全词,所谓“衰柳”并非民间之柳,而是暗指明廷的宫柳,也就是以衰柳来比喻明朝的衰亡。所以,作者是以柳叶的随风凋落,寄寓着对故国沦亡的无限悲怆、痛惜的心情。

在词的上阕里,作者即景抒情,以柳叶的飘零,抒发内心的感慨。

开始三句,诗人用委婉的笔触向“西风”质问道:你到底对柳树有何怨仇,为什么要一个劲地猛吹,非使它一片叶儿也不留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衰柳”,自然是深秋季节,西风阵阵,万木落叶,原属切题切景之作。可是从诗人深挚地怀念故国之思来看,这个“西风”就不是一般的秋风了。如果我们结合王夫之的生平志节、历史背景来考察的话,可以说,“西风”实际上指的乃是入侵中原的清兵。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先后消灭了福王朱由崧等南明残余势力。所以,作者不禁发出了“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的慨叹。柳树上被无情西风吹走的片片落叶,再想回到塘边树上,已经是咫尺天涯,再也不可能的了。显然,这是借西风吹落叶以借喻国亡家破之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大明江山难以恢复的哀痛、悲切之情。

在词的下阕里,主要是以情入景,表明自己对故国的眷念和忠贞。

首句“阵阵寒鸦飞影乱”,是紧承上阕的西风凄厉而来,展示了一幅深秋傍晚时节,在刺骨的寒风中群鸦归巢的纷乱画面。这时已是日落西山,夜幕将临之际,群鸦都要趁这个时机觅得一枝之栖,因而争先恐后纷纷嚷嚷。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看,诗人当然只是写了宿鸟投林的晚景。然而一旦深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这里的“寒鸦”不是一般的鸦群,显然指的是那些为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竞向投奔新朝的士大夫们,他们“谁肯还留恋”故国呢? 而作者在明亡之后,誓不降清,“窜身徭峒”,颠沛流离,“虽荐辟皆以死拒”(《清史稿·王夫之传》)。因此,他在目击鸦噪夕阳的情景时,联想到国破君亡的时势,又怎么能不感慨系之呢? 而自己明知寒蝉的凄切叫声,再也唤不回来明媚的春光,可是诗人在梦寐中仍然盼望春回大地,柳植再吐新叶,也就是大明江山能够重新恢复。尽管秋老叶落,一切都只能是梦想,可是诗人对故国无限忠贞的皎然志节却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下阕的最后两句是以十分含蓄、深沉的语言,点明了主题。

总之,这首词是借衰柳而寄托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之情,以寒鸦投林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志节。词的语言质朴,意境深刻,其中饱含着作者的怅惘、凄怆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溶情于景,互为衬托。下阕是秋寒柳衰,满目凄清之色;下阕以“阵阵寒鸦飞影乱”一句作为过渡,承上启下,贴切自然。然后再由“斜阳”到梦想柳叶重生,由春逝而感慨“寒蝉”难唤,实景真情,层层深入。从而就把词的意境逐步向前推进,不断地引起人们的联想,沉浸于秋柳之衰、叶叶飘零之叹的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