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子路从而后》原文与翻译、赏析
《论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②,以杖荷蓧③。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④,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⑤。
子路拱而立⑥。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⑦,见其二子焉⑧。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⑨。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⑩?欲洁其身,而乱大伦(1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2)。”
〔注释〕
①本篇选自《论语·微子》。从而后,跟随孔子行路而落在后面。②丈人,老丈,老人。③荷,肩负。蓧(diao掉),古代用以除草的一种农具。④“四体”二句,是针对子路而言,“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四体,四肢。⑤植其杖而芸(同“耘”),拄杖耘田。植,插。杖,比为一种耘田用的杖。⑥拱,拱手,以表敬意。⑦为黍,煮黍米饭。⑧见(xian现),同“现”。此句意为使他的两个儿子出见客人。⑨不仕无义,不出来做官就失去君臣之义。⑩“长幼”四句,长幼之礼尚不可废,君臣之义又怎可废除呢?(11)大伦,古代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其中君臣之义又最大,故称大伦。伦,序。(12)“君子”四句,意为君子参政,只是做他该做的事情罢了。至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那是早已知道的。
〔分析〕
这是第四位隐士。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其事亦当在孔子六十三岁时。
那天子路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用拐杖挑着竹器的老者正往田间去。他恭敬地请问丈人是否看见自己的老师,却受到一通训斥。老者指责子路四体不勤快,五谷不分植,断然回答不知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植入泥中管自芸草了。子路为其气势所慑,竟垂拱双手,恭敬地站在田边。丈人见子路诚恳恭敬的样子,不免改变了态度,把他带到家中留宿,热情地杀鸡煮饭,让儿子出陪,情意浓浓的,与白天的冷漠相比,热情得简直换了一个人。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告诉了此事。孔子意识到又是一位隐士,便让子路返回致意,希望丈人能出仕救世。孔子认为不出仕不合道义。丈人让儿子出陪子路,说明丈人同样认为长幼之节是不可废的,那么五伦之首的君臣之义为何却又废弃呢?孔子认为不能因洁身自好而乱了君臣大伦。君子出仕的本意只是为了尽自己的义务。尽管这个社会道已不能通行,君子也早已知道这个现状。但正因为道之不能行,才更需要君子早日出仕,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孔子很希望那些高尚之士能共同努力的。
文章最后的这番议论是本章的重点,虽出自子路之口,却正是孔子思想的明确表述,也可以认为是几次途遇隐士的一次总结性的表态。
几乎所有的隐者都对孔子的救世行动持否定态度,孔子也确实有些悲凉,但却从未动摇过救世的决心。孔子没有向命运屈服过,他的一生都在和命运抗争。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离开家园,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虽途遇种种艰险,如为匡人拘囚,受桓魋威吓,在陈绝粮等,明知道不行于天下,还是一以贯之地继续行道,硬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接舆的讽劝,长沮、桀溺的嘲讽,全都未能改变他行道救世的决心。孔子那种为实现理想而积极有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的再现。
从艺术上看,这篇文章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隐士的形象。这同样是一位躬耕陇亩的隐士,也同样的姓名无考,仅以其动作与年龄被称为荷蓧丈人。隐士而不知其真实姓名,恐怕更符合隐士的特征。文章以荷蓧丈人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了他的形象和思想。从他对子路的训斥可知他对孔子微有不满,很可能是反对他不从事生产而徒事游说的做法;而从他热情款待子路一事又可看出他对孔子人品的敬重。文章刻画了一位感情真挚、善恶分明的老者形象,虽出言不逊,有点倨傲,却真诚热情,这些我们都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
〔评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盖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见其二子焉。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殉禄也。……范氏曰:‘隐者为高,故往而不反。仕者为通,故溺而不止。不与鸟兽同群,则决性命之情以饕富贵。此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为难。惟圣人不废君臣之义,而必以正,所以或出或处而终不离于道也。’”
李贽《四书评》:“动得子路拱立,其人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