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与之·喜迁莺秋夜闻雁》爱情诗词原文与赏析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 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瞑。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对流落在北方的亲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北宋沦亡,人民流离失所的哀痛之情。从康与之的生平来看,这首词大约是南渡初期的作品。
词的上片,紧扣“秋夜闻雁”的题目,以及秋天雁从北方飞向南方的特点,抒发了对故国山河的关注之情。“秋寒初劲”,点出了节令和气候。在这秋风劲吹的季节,抬头望处,在月光如镜的蓝天之上,大雁列阵而来,雁叫声声,引起了词中抒情主人公的注意。它飞往哪里去呢?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它飞往烟水迷茫的湘水之滨,飞往那遥远的衡阳水边的沙滩! 它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回首塞门何处? 故国关河重省”。“故国关河”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女主人公回首北望,茫无所见。她想到在那遥远的北方,羁留在金国的亲人,象汉代的使节苏武一样,经历了痛苦的岁月,已经憔悴变老,大雁从北方飞来的时候,可曾在上林苑的上空徘徊不定? 或许它会捎来亲人的音信吧?这种由雁及人展示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实际上已经突破了爱情题材的一般意义,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分裂,金人占领北方的愤懑。因为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亲人不能团聚,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不能实现。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了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那江南水乡烟水迷濛的晚上,雁声从她们住的小楼上经过。房间里摇曳着昏暗的烛光,金猊里香已燃尽,没有一点热气。这样的景物描写,更衬托出女主人公环境的孤独与凄凉。她目送着大雁的由北往南飞去,弹琴寄托落寞的情怀;她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句,织了一匹又一匹的锦绣,来抒发自己无尽的“恨”与“情”。这里,“挑锦”是用前秦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以寄窦滔的典故。女主人公“裁诗挑锦”,想把自己的寂寞、痛苦和思念之情寄与亲人,而这种感情又是无穷无尽,写也写不完的。她想象之中,飞过的大雁会在洞庭湖边落下,散失在千顷云涛之中。女主人公痴痴地送目远望,一直到大雁过尽,这才想起雁足并未传来亲人的书信,带来一点儿信息。“人远”而“无信”,信息都不通,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相聚在一起!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这里借指汴京。玉关,即玉门关,在甘肃敦煌西,这里指代北方。词到最后,女主人公思亲之情进入高潮,思亲而不见之恨也进入高潮,词也就戛然而止,引起人们无限的叹息和遐想。
南渡初,康与之还是希望能恢复中原,中兴宋室的,所以他会上《中兴十策》而有名于时。这首词也以婉丽的笔调表达了这种家国沦亡之痛。可惜的是不久之后他便谄事秦桧,变得不足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