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原文与翻译、赏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②!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③,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④,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⑤,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⑦,莫不殷忧而道著⑧,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⑨,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11);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13),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1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15),载舟覆舟(16),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平(17)?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18),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1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20),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2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2),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3),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25)。总此十思,弘兹九德(26),简能而任之(27),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8)。文武争驰(29),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30),可以养松乔之寿(3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3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33),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34)!
【鉴赏】 魏徵秉性耿直,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于世。他曾先后向唐太宗上过二百多份奏章,提出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著名观点,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奢以安国利民,使太宗能深怀忧惧、励精图治。因而,贞观一朝,诤臣如云,政治上较为开明,较能纳谏任贤。
这篇疏文写于贞观十一年,正值“贞观之治” 的鼎盛时期,魏徵却能劝戒太宗 “居安思危”,确富远见卓识。本文原无题目,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的《君道》之下。据《旧唐书·魏徵传》载,魏徵“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是第二疏,有些编选者便称之为《论时政第二疏》。
这是一份进呈皇上的奏章,作者开篇即以树木、河流的比喻起兴,深入浅出、自然巧妙地奉上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的论点。这样既紧扣了本文的主题,又引出了作者的主旨: 劝太宗“十思”。为了达到“思国之安者” 的目的,作者不仅从正面提出了 “固本”、“浚源” 的见解,还从反面加以发挥: “源不深”、“根不固”便不可能“流远”、“木长”,从而进一步证明 “德不厚” 而“思国之治”就更不可能。接着,作者还明确地指出: 仁君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而不能“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作者以事喻理、设喻引论,从正反两方面作了阐述,遂使本文一开始便立论坚实、说理透彻。
第二段以历代君王成败得失的事例和“载舟覆舟”、“奔车朽索” 的比喻,分析“取易守难”的道理,归结出 “可畏惟人”,争取人心的重要; 说明人君应善始善终、竭诚待下、谨慎从事,人心向背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在这里,作者仍然采用了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的手法,行文单刀直入,一反历代谏臣委婉陈辞、不敢直谏的旧套,给人以语言犀利、胆略过人之感。
作者通过反复开导,最后向太宗具体提出了 “十思” 的内容,再次谏言不能“纵情”、“傲物”,应“简能而任”、“择善而从”,方能实现天下大治。
本文就体裁而言,是一篇骈偶文。由于内容充实、一气呵成,结构谨严、语言简明,虽大量采用对偶、排比,却不拘声律、不事雕琢,用典既不太多,化得亦自然贴切。全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口气既严肃又谦恭; 说明问题时直言不讳、语重心长、态度恳切,同时文思曲折、跌宕有致,很有说服力。使太宗不仅能接受,还十分赞赏,亲自写诏书嘉许魏徵,并放诸案头,以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