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诗词 蒙古

(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咏内蒙古自治区昭君冢诗词

(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咏[内蒙古自治区]·昭君冢的山水名胜诗词赏析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①。低徊顾影无颜色②,尚得君王不自持③。归来却怪丹青手④,入眼平生未曾有⑤。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⑥。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⑦。君不见咫只长门闭阿娇⑧,人生失意无南北⑨。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⑩。含情欲说独无处(11),传与琵琶心自知(12)。黄金杆拨春风手(13),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14),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15)。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16)。

【题解】

王安石的这两首《明妃曲》,在古代咏昭君诗中有很大影响,所以尽管不是直接咏青冢的,这里也将其选录。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深刻写出昭君的悲剧,而且极意刻画了昭君真挚的家国之思,歌颂了昭君的不以恩怨易心的品格。其中有些诗句惊世骇俗,不仅遭到误解,也曾受到攻讦。这两首诗揉进了一些小说、散文手法,故虽以文为诗,形象却十分动人。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行新法,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罢相,八年再相,九年再罢,退居江宁半山园,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世称“王荆公”。散文列“唐宋八大家”,诗词亦有名,今存《王临川集》。

【注释】

①春风: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咏昭君有“画图省识春风面”句。②无颜色:脸色苍白无血色。③不自持:不能够控制自己。《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④此句说汉元帝送昭君后回宫责怪毛延寿未能如实画出昭君。⑤此句说汉元帝认为昭君之美,乃他平生未见。⑥“寄声”两句,写昭君仍然关心汉朝。塞南,即中原地区,与“塞北”相对。鸿雁,大雁,据言此鸟能替人传递消息。⑦“家人”两句,承前两句,意思是请鸿雁带信给万里外的家人,我在匈奴生活得很好,望家人莫要挂念。毡城,谓匈奴所在地。⑧咫(zhi)尺:距离很近。长门:汉代宫名。阿娇:汉武帝的表妹。武帝小时曾言:如果娶阿娇为妻,定筑金屋藏之。后来阿娇做了皇后,即陈皇后。终因年长色衰而失宠,被打入长门宫幽闭。⑨此句言一个人的失意与否,是不分中原和塞北的。⑩毡车,以毡做篷的车子。此句指匈奴派来大队迎亲的人马。胡姬,匈奴侍女。此句说昭君内心的话想讲却偏没有地方可说。此句说昭君只好将心里话通过琵琶抒发出来。杆拨:弹琵琶的工具。春风手:指弹拨者手指美妙,能令人如醉春风。汉宫侍女:汉朝宫中带到匈奴陪嫁的宫女。“汉恩”两句,是说汉家对昭君恩泽浅薄,而匈奴对她却恩泽深厚;人生所乐在于两心相知,(何必分汉家和胡地呢?)此句抒写昭君哀怨的琵琶乐曲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杜甫《咏怀古迹》: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