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盖独学难成,唯友为益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yi意)行也.过默者,或藏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薛文清自言,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第一在变化气质,不然,只是讲说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须耐辛苦,不要有富贵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酒肉之场无修士,富贵之家无直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夫通人览见广博,不能掇(duo多)以论说,此为匿书主人.孔子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者也,与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严束则不慢,姑息则多狎,多狎则心易散失,严束则日就规矩,所以有成否之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今之选举,不采识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停此薄艺,弃彼朽劳,唯才是举,则官方斯穆.又勳旧之臣,虽年勤可录,而才非抚人者,则可加之以爵赏,不宜委之以方任.所谓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学之谓贫,无成之谓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力问,何从得日进乎?行而不数移其足,道何从得达乎?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成事自来输有志,不教勋业镜中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其于读书也,必使之辨其音释,正其章句,玩其辞,求其意,研精覃(tan谈)思以究其所难,平心易气以听其所自得.然为己务实,辨别义利,毋自欺,谨慎独之戒,未尝不三致意焉,盖亦欲学者穷理反身而持之以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积思勉之功,旧习自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治人,治其不及人者使及人而已.将欲治人,必先治己,故以忠恕自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声色之类,能夺我性.余嗜音而不靡于音,悦色而不淫于色,乐酒而不困于酒.喜风日,而喜光风化日,不喜烈风酷日;喜泉石,而喜清泉白石,不喜贪泉顽石.能夺我性而不夺我性,是谓贞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后己先人,临财思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之道,必先治学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有子,多于婴孺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无故叫号,不加禁止,而以罪保母(保姆),陵轹(li利)同辈,不知戒约,而以咎他人.或言其不然,则曰“小未可贵.”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及其年齿渐长,爱心渐疏,微有疵失,遂成憎怒,摭(zhi直)其小疵,以为大恶.如遇亲故,妆饰巧辞,历历陈数,断然以“不孝”之名加之,而其子实无他罪.此父母妄憎之予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方今多事,举业之外,更当进所学.碌碌度日,少年易过,岂不可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不知其方,则反以滋其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克勤小物,为学之切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全在小时,年长便不成.然年长矣,亦不可不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丑者自以为姣,故饰;愚者自以为知,故不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行出状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貌轻则招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倍读熟书,逐字逐句,要读之缓而又缓,思而又思,使理与心浃.朱子所谓精思,所谓虚心涵泳,孔子所谓温故知新,以异于记问之学者,在乎此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日习数,思习功久旷便忘,况不习乎!宋代诸先生虽天资高,可不习而熟,可久旷而不忘,能保其门下天资皆若之乎!甚矣,孔门“时习”成法不可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有人之是非,事有事之是非,而人与事之是非,心里直下分明,只此是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祐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闲,邪闲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行之邪正,判之义利而已.有辩而淫者曰:“义,利也.”利乃所以为义也,则学术乱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绵,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xia狭)也.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猝)睹,显露易为者,犹愦愦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惜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周公之为宰辅也,以谦下士,故能得真贤.祁奚之为大夫也,举仇荐子,故能得正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种田弗离田头,读书弗离案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腾名而饵利,不亦惑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方今取人既不以其道,至于任人,又不问其德之所宜,而问其出身之后先,不论其才之称否,而论其历任之多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教人者,乐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志正,则意虽不立,可因事以裁成之.不然,待其意之已发,或趋于善而过奖之,或趋于不善而亟绝之,贤无所就而不肖者莫知所惩,教之所以不行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三思而后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经看教,只取道眼,再不必急求理会,以自有理会得时也.时来如今日春至,雪自然消,冰自然泮(pan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艺不少习过时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学,虽凶荒不宜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极天下之色,不足眩吾之目;极天下之声,不足淆吾之耳;极天下之艳富贵,不足动吾之心,岂非大勇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辅人无苟,扶人无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弟子如植木,但培养浇灌之,令其参天蔽日,其大本可为栋梁,即其小枝,亦可为小器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侮人者,自侮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亦未有不多而能透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贵多,冀其博而能通;行善贵多,冀其专而能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是虚心岂得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岁月易虚,寸阴当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瓶花置案头,亦各有相宜者:梅芬傲雪,偏绕吟魂.杏蕊娇春,最怜妆镜.梨花带雨,青闺断肠.荷气临风,红颜露齿.海棠桃李,争艳绮席.牡丹芍药,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开笑语.幽兰盈把,堪赠仳(pi痞)离.以此引类连情,境趣多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敖(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习与善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言齐言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可怙(hu户)者天,不可画者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荐贤所以为国,非以树私恩,植私党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故公卿之大任,莫若索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