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廉洁可以自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孝于亲,则悌于长,友于少,慈于幼,出于事君则为忠,于朋友则为信,于事为无不敬,无不敬庶乎成人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好论人长短,忘其善恶者,宁死不愿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小男女尤宜亲近有德,远轻薄之徒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之行,不为骄侈,不为靡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画无益之事,及起邪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憎,恶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小时无大伤,习性防已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技艺不可不学,勿妨本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弟之事兄于敬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恃相辅家事泰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文不可不学,勿作文士;诗不可不学,勿作诗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务,非人之为,心自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妻子具而孝衰于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嗜酒者穷馁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此外众书可以泛观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与人同坐,夏则己择凉处,冬则己择暖处,及与人共食,多取先取,皆无德之一端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若吾奋节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孝衰于妻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必使长者安之,幼者爱之,朋友信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喜怒之言,勿出诸口;造次颠沛,勿忘于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亦勿放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凌人者,人亦凌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弟婿居官随器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众,则保家能治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