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无以相凌侮,勤学行,守基业,修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不为苛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吾没后不得作道佛二家斋醮,此吾生平所志,若等不可违命作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弟婿居官随器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众,则保家能治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忠孝之于人,如衣与食,不可斯须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庶人将昌,必有良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弟之事兄于敬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己,反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亦勿放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事兄以敬,恤弟以慈,兄弟有不足之行,当造膝谏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恃相辅家事泰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凌人者,人亦凌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母之命,勿逆勿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孝于亲,则悌于长,友于少,慈于幼,出于事君则为忠,于朋友则为信,于事为无不敬,无不敬庶乎成人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妻子具而孝衰于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好论人长短,忘其善恶者,宁死不愿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忧与祸不偕,洁与富不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憎,恶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廉洁可以自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小男女尤宜亲近有德,远轻薄之徒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士有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教子弟毋侈,毋急利,毋入城市,毋传述时事。务耕田读书,惟许学医,亦毋取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此外众书可以泛观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技艺不可不学,勿妨本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无容沈湎过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丧礼贵哀,佛事徒为观看之美,诚何益,不若节浮费而依古礼,施惠宗族之贫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嗜酒者穷馁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食者,吾无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