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桃花

江瑛《东风第一枝白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东风第一枝白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江瑛

细雨梳春,晴云抹晓,武陵一夜花遍。吹开几迭冰绡,独自临溪洗艳。烟青雾白,似淡月,梨花庭院。记玉除,和露曾栽。怎谪人间重见。沈宿醉,银屏低掩。锁旧恨,粉痕愁颤。自伤误嫁东风,却把红尘久厌。凌波人杳,更莫问,春潭深浅。应黯然,卸尽铅华,极目素云凄断。

此词咏白桃花,在对白桃花的刻画描摹中,若隐若现地融入了作者寂寞凄清的情怀。

上片前三句,是说春天二三月时,春雨飘落,晴空中淡云迎晓,一夜之间桃花就开遍了。这里用了一个武陵源的典故。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武陵渔人入一山谷,谷中桃花遍植,俨然另一世界,故桃花源又称武陵源。泛称则指清净幽美的避世之地。此处作者乃是泛指,借武陵一词说她居住的地方清净幽美,遍布桃花,在一夜之间就到处开遍了。以下至上片结尾,乃赋白桃花的形色、神韵,以及高美华艳的品格。“几迭冰绡”说的是形色,形容白桃花的花瓣似冰绡重迭。所谓冰绡,乃指洁白之缣。这样洁白的桃花,独自临照溪水,在清烟白雾之中,象似梨花融在淡淡的月色之中。这写尽了白桃花的风神和韵味,突出了它的脱俗。所以最后点出,这样高华美艳、脱俗绝尘的花,应在天宫玉阶栽培,现在地上可见,乃是谪向人间。

上片从武陵花遍写起,极力地突现白桃花形神的高华,写出了白桃花的品格。但是真正在花的形态、色泽上着眼的笔并不多,只有“几迭冰绡”一句,词人写白桃花,不重在刻画花的形态,而重在写那种意志、风神,所以从侧面着笔,写花在临溪洗艳时给人的感受,最后归结到只应天上有,人间如此高华的花,是从天上谪来的。这种写法,调动了读者亦即信息接受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在作者给出的条件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塑造一个白桃花的形象。

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上,词人更具体、更细微地写出白桃花的形态和神情心绪,同时在赋花的过程中,织入了自己的心态。下片开头两句,点出旧恨新愁,这是承上而来,上片结尾说白桃花从天上谪向人间,因此这里才说它有旧恨新愁。为什么会谪向人间?接下来“自伤误嫁东风”,回答了这一问题。原来是一场不成功的爱情波折,使这天宫仙子谪落人间了。它虽然谪在人间,却不能安心,所以“把红尘久厌”,还想恢复过去那种生活。然而,“凌波人杳”,仙子已经不能再找到旧时的伙伴了,“凌波人”指仙人。所以它只好黯然神伤,卸尽铅华,极目素云,心肠凄断,这写出了无法恢复过去那种生活而引起的无限的感伤和凄苦情绪。

从表面上看,这是写白桃花,是作者对白桃花这种高华的花的体验和虚拟,但实际上远不止此,这其中包括了作者自己的心声。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点呢? 第一,这一片全用拟人手法,如果自己对高华的事物沦落风尘未有体验,是无法把这种感受写出来的,而且也不会用拟人手法;第二,词中强调“误嫁东风”,“红尘久厌”,明里写花,暗里是写自己。如果不是对自己爱情、婚姻有遗憾,就不必如此隐晦地加以暗示。

下片在表现上十分突出的是设身处地的拟人写法,这种写法,亦花亦人,迷离惝荒,便于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织入词中加以表达,从另一面说,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深刻的体验和入微的感受,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这种设身处地的拟人手法。而这恰是我们所以说词中织入作者自己心态的一个根据。古人云“见花生情,见月伤心”,花、月本无情,所以如此,乃人心异耳。所以一见白桃花就联想到误嫁,就厌红尘,这不是一个随意的现象,乃是以己情注入对象,借对象吐露心曲的有意过程。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好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