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残莲花》咏荷花诗鉴赏
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这是一首惜花诗。诗人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首先写眼前景:秋池里即将凋谢的莲花,香消色减,无力抵抗萧瑟的秋风,有些花瓣经不住秋露的重压,象一个倍受欺凌的女人,含泪卧在池水中啜泣,这是多么凄凉的景象啊! 令人情不能堪。自然界是这样,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接着写意中景:面对这残败的景象,诗人想豪富的妓女绿珠,美艳非凡,然而不能自主命运而坠金谷楼身死;又想起那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想当年是何等的“承恩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然而,到头来也落得个“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的下场;她们不也正象这残败的莲花一样悲惨吗?可见,“世间殊色一般悲”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无限怜惜之情。
很显然,这首诗的主题不仅是抒发“花无百日红”、“好景不常在”的感慨,更重要的是寄寓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这也是这首惜花诗在立意上的独到之处。
就构思和艺术手法而言,这首诗也有值得拈出之处。那就是把记实和遐想相结合,把眼前景与意中景相并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莲花的凋零形态是记实;后两句写历史上的美女绿珠和杨玉环的悲惨结局是遐想,并且又以人喻花。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爱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的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如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崔橹的这首惜花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三个空间,既看到莲花残败的景象;又看到金谷楼前绿珠坠楼,以及马嵬坡下杨玉环身死的结局。这样使眼前景与意中景遥相呼应,把花与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突现了“世间殊色一般悲”的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