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透事物的本质

要看透事物的本质

那是在从前,蜀地有三个卖药的商人,他们都到市场上去购买药材。其中一个商人专买劣质药材。卖出去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价格。他的服务态度极好,如果顾客要多给点,他就多给点,从不斤斤计较。

另外一个商人是优质药材、劣质药材一齐收购。卖药时,根据顾客的心理和要求而定。愿意出高价的,就给优质药;愿意出低价的就给质量差的药。

还有一个商人专门购买好药材,他卖出的药材价格虽然不是谎价儿,但因进价高,卖价也高一些。这三个药材商同在一地做生意,可是收到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专卖劣质药的那个商人家,人们争着抢着去,由于人多,他家的门槛儿每月都要换一次新的。一年多,他就成了良田百顷、牛马成群的大富翁了。

那个根据顾客心理和要求又卖优质药又卖劣质药的商人,虽然到他家来买药的人没有前一个多,但比起专卖优质药的商人却多得多,他的门槛儿一年换一次,过了两年也富了起来。那个专卖优质药的商人家,不到一年,他家穷得吃了早饭就没有晚饭了,只好闭门改做别的生意去了。

郁离子看到这种情况慨叹地说:“现在做官的人也是这样啊!从前,在楚国一个偏远地区有三个县官,一个清廉的,得不到上司的欢心,离任时,连买船票的钱都没有,人们没说他好,反而说他呆。”

郁离子接着说道:“另一个,找到适当时机捞一把,人们不怪他捞取,反而说他贤能;第三个没有他不捞取的东西,没有什么地方他不去捞取。他用这些钱交结上官,善待吏卒,对待豪门大户像对待宾客一样,没到三年,他就破格提拔当了监察御史。”

拿大顶看世界,一切都倒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