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心情才会舒畅
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存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在名与利的多重诱惑下,很多人养成了自私、贪欲、痴迷、浮躁、报复、好胜、狂妄等种种不良心态,当心中装满了成见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客观地看待一些问题了。狂热追求名利财富的人,很多的欲望压在心中,常常累了不知道要休息,饿了也不去好好地吃顿饭,为人心机重重,不能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佛家有个禅语叫做“成见不空”,就是说人心里不要有成见和任何杂念,心外无物,心情才可以舒畅。运用到现实中,我们对待生活要化繁为简,经常“清空”心中的杂念,这样才能畅快地生活。
我们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中扔下一些心理“包袱”。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成见,没有偏见,没有心机,没有名利,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欣赏、所品味的世界就将是真真实实、明明白白的,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内心的自在。
那么,什么是“心无外物”呢?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来描述就是无为、不争、不贪、知足,具体来说,就是得到荣誉不骄傲,被诽谤了不恼怒,得到名利不自傲,失去钱财不忧虑。换言之,就是把所有事情都当做一种常态去对待,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做事当认真,为人不计较等。
有位学者,来到南隐禅师处,专程请教什么叫“禅”。
禅师以茶水招待学者,倒满杯子时并未停止,仍然继续注入。眼看茶水不停外溢,学者实在忍不住了,就说道:“禅师!茶已经漫出来了,请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说道:“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你心中满是看法与想法,如果你不先把自己心里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当一个人心里存在一种想法的时候,就非常难做到正确认识一件事物,这就类似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嫉妒、疑惑、杂念、妄想、烦恼等,有时候会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放下”,做到“心外无物”,心情就可以舒畅,我们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3岁的围棋选手林海峰在名人战中挑战坂田荣男,首局败北后,林海峰失去自信,他去找老师吴清源请教。
吴清源说:“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心中什么都不想。你23岁就挑战名人,这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达不到的成就了,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言毕,吴清源题写了一幅“平常心”的字送给弟子,林海峰由此大悟,随后连胜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后,林海峰再胜一局,挑战成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名人。
林海峰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为输了棋而难过了。”他最爱用的题词是“无我”,颇具禅意的简短两字,深意却尽在其中。
可见,在竞技比赛中,以及面对各种问题时,保持平常心是极其重要的,平常心常常可以使人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绩,处理好问题。所以,把胜负置之度外,专注于过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而这正是“心无外物”的意义所在。
在奥运会中,有大量优秀的运动员,因为太想拿金牌,心理压力太大,导致临场发挥不佳,最后与金牌失之交臂。不同的是,也有很多不知名的运动员,因为没有必须拿金牌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轻装上阵,结果取得不错的成绩,有的甚至超常发挥,夺得了金牌。
体操王子李宁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没有夺金的压力,他发挥超常,一举夺得了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枚金牌,跳马银牌和全能铜牌,男子团体银牌,被喻为“体操王子”。
后来李宁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由于是他体育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夺金与保持“体操王子”名声的压力太大,他总想拿金牌得冠军,结果在比赛中发挥失常,与奖牌无缘。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平常的,也是不平常的,心无外物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非常高的境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被自己情绪摆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所建树的成功人士的。”我们的周围就有一些聪明多智的人,但他们做事并不成功,关键就在于他们易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患得患失,反之,他们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对待事物,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人心情好时,会乐观通达,所从事的事业也会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