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习惯你有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钱鹤滩《明日歌》
美国的管理心理学专家进行过一项很有趣的实验:让5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实验,他们需要从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其中一个任务比较简单,很快就能完成,但时间要求较紧,而另一个任务较繁重,但时间不太紧急。
出乎科学家预料的是,有38人选择了繁重但不紧急的任务。同时后期的访谈发现,志愿者选择繁重任务的原因是,在完成整个繁重任务的过程中,时间非常宽裕,志愿者可以适当拖延,没有时间压力,也就没有了心理压力。
成年人中超过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什么是拖延呢?简单来讲,拖延就是本应现在进行或完成的工作放置到明天。如果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有拖一拖的心理和实际表现,那么就有患有拖延症的可能。同时,凡事喜欢拖延的人,其处事方式也必然具有拖延的趋向。
拖延症一般表现在小事上。在需要做出决定时,犹豫不决,不到最后一刻不做出选择,或者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意拖延进度。拖延症虽然表现在小事上,但是经年累月,长期积累也会影响个人的行事方式,甚至延误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久而久之,拖延会成为一种行为模式而固定下来,成为一个人内在固化的一种特质。
超过20%的人觉得自己是习惯了拖拉生活的人。分明睡醒了但不到最后一分钟决不起床;一直有空闲但不到最后一刻不去买电影票;非要拖到截止日期最后一天才交论文等。拖延行为弥漫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有成为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行为模式的趋势。
参加工作3个月的职场新人张晓绵,在大学学习期间养成了最后一刻上交论文的习惯。作为一家合资企业的行政助理,在工作中对领导交代的工作,口头上答应一定尽快完成,但是她还是每次都问一下最后的期限是什么时候。主管让她撰写一份办公室管理制度,张晓绵问什么时候需要,主管愣了一下告诉她下周三需要。
张晓绵算一算还有5天,而这个文件两天就能完成。所以张晓绵将这件事放下来,准备4天后再开始做。
张晓绵也是属于典型的拖延者。她很享受在deadline(最后期限)最后一刻完成任务的欣悦感。时间的紧迫感带来了工作状态的高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个人和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享受激情型的拖延者一般智商较高,而且在工作中有突出的表现,对自我评价很高,曾经也有过多次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刻顺利完成工作的漂亮记录。
大约70%的大学生经常拖延作业、论文,这和大学学习环境比较宽松、自由度很大有关系。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小学或者中学的家庭作业一般在第二天就会上交老师,时间紧迫,只能当天晚上完成,因此很少有小学生或者中学生拖延作业。
而在大学学习环境里,经常是某门课程每周只有一次上课安排,布置的作业经常是安排半个月的期限。这样的时间安排本来是希望大家能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图书信息,更全面地掌握相关进展和资讯,但是正是这样的时间安排给了大学生们很大的时间灵活性,以至于造成大批学生经常拖延论文。常见的现象是老师安排一个月完成的项目,学生在最后一周才开始着手,在最后一刻前赶完。
不幸的是,第3天主管告诉张晓绵马上需要管理制度文档。而此时,张晓绵还没开始动手。张晓绵紧张极了,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前途毁了,刚进入这家大型企业,第一次拿到重要的任务就被自己搞砸了。她一下子不知道怎么交代。
其实,在这等待的3天里,虽然张晓绵没有动手写文档,甚至没有在考虑如何写。但是,她总是觉得心头有块未落地的石头,吃饭也不放心,和同事在茶水间休息亦不尽兴。整天闷闷的,感觉很压抑。
和张晓绵的感受一样,拖延者均会感受到来自任务的压力感、时间的紧迫感和对任务未知结果的恐慌感。这些感觉一般在开始任务后逐渐减弱,但仍持续,直到完成任务才能彻底消除。
张晓绵因为拖延习惯,没能及时写文档,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总感觉和主管接触不顺心。作为职场新人,工作效率是第一位的。在职场中,经常会有某些任务需要提前完成的情况。比如,客户3周后需要的项目方案,最好能在2周内完成,以保证其他同事和领导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和完善。
经过这件小事,张晓绵深刻认识到:拖延习惯会导致误事,一定要克服。一方面,可以减轻自己在拖延时间里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也为高效工作注入了激情。
下面的拖延四步法简单易学,可有效应对拖延症。
第一步,告诉自己拖延只会延误任务进度,同时认识到拖延带来的焦虑感和沉重心理压力;第二步,坚信自己有能力,经过努力能够漂亮地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第三,分析以前导致拖延的原因,并逐条列举,然后逐条克服可能引起拖延的原因;第四步,开始做事情,并列出详细的时间进度表,有必要时请同事或者同学督促。
长期来看,要摆脱拖延行为,必须提高自信,改善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估计。我们也可以用以前成功完成任务的事实来激励自己,并且分析其中包含的成功因素,告诉自己“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