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苦闷:心理咨询真的有效吗

内心苦闷:心理咨询真的有效吗

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帮助咨客理性分析处境和遇到的各种困境,引导咨客利用自身的心理能量和资源自发地形成自主判断和选择,最终化解其心理困惑,而不是取代咨客,做出决策。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主的,咨询师没有权利为咨客做决定

心理咨询师,作为现代社会的心灵工程师,担负着为个人和团体提供心理咨询的责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各种心理困惑,用心理发展的规律评估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了解自己,认清所处的状态,传递摆脱心理困扰的方法和技能。

心理学界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人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心理咨询师的职能是引导咨客走出心理误区,摆脱心灵的阴霾。

胡冰蝶和男朋友出现了感情危机,陷入了“分还是不分”的痛苦中。她既舍不得男朋友,又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每天都在回忆他们过去的浪漫和温馨,以及他的风流花心,他的好和坏时刻闪现在眼前。苦闷中,她学会了喝酒。

身边的朋友没法帮她做出决定,也没法说服她振作起来。胡冰蝶只希望有人能告诉她一个答案:分手还是继续,她不想再忍受这份折磨。

经好朋友推荐,胡冰蝶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她希望从这里得到帮助,解脱自己。咨询师引导她回顾了他们的感情经历,让她了解在这段感情里双方在乎的是什么,以及互相能获得什么,她在这个时间做出决定需要注意什么等。

两小时的咨询结束了,胡冰蝶很失望,她只希望咨询师能明确地告诉她该不该分,而未能如愿。

求助于同一个咨询师,同样是感情问题,为什么她的好朋友很满意,而胡冰蝶却很失望呢?

答案很明白,这在于两个人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位不同,也就是对心理咨询师能解决哪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所不同。胡冰蝶认为咨询师就是帮她出主意的,所以唯一的要求就是告诉自己要不要分,而她的朋友则清楚咨询师是帮助咨客了解所处的心理状态,利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和改善的办法。

人在内心困惑、感觉到精神压力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是省时省力的选择。但是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他可以帮助咨客认清自己的内心需求,了解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以及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该如何发挥自身性格优势进行调节和改善。最终目的是以后遇到一般心理冲突和困扰时能自主调节,不再感到困惑。

心理学倡导每个人独立思考和性格独立,问题是自己造成的,那么解决之道也就在当事人身上。因此,咨询师并没有权利帮咨客做出决定,但有义务和咨客一起拨开迷雾,看到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

心理学家认为,内心的苦闷来源于自身的各种观念和现实状况的冲突,比如胡冰蝶的感情危机就是她的爱情观和男朋友的所作所为产生了冲突,因此咨询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她看清真相,然后引导她自己做出选择。

詹立勇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管理着两百多名员工,被业务文件和日常管理事务累得焦头烂额,不能按时吃饭和休息,严重失眠。他感觉很累,但是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

经朋友推荐,詹立勇决定去拜访心理顾问。心理顾问引导詹立勇分析面临的问题,从工作中的团队管理、信任与授权、工作压力到家庭的亲子关系、婚姻感情、社会交往等方面一一进行分析,帮助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方案,使他合理分配工作,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家庭事务,为安心工作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

通过心理顾问的引导,詹立勇提高了管理技能,掌握了在工作间隙减压、调节情绪、维系情感的技能。经过系统训练,詹立勇感觉压力减轻了不少,亦不再失眠。

调查显示,在企业里,像詹立勇这样的中层和高层领导的工作压力明显大于基层员工。他们要在全局工作的规划、分配和协调以及结果的把控等方面花费较多的心力,同时,还需要管理一定规模的团队,协调团队成员的利益,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工作顺畅进行。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领导缺乏团队管理技能和经验,在工作中表现得一塌糊涂,甚至因为不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法则而犯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和员工的关系紧张;还有些领导不了解员工的心理,不善于授权,自己忙得焦头烂额,而下属却很悠闲;或者工作分配不合理,部分人很忙,另一些人却无事可做,严重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心理平衡。

不懂得心理学和人际沟通技能的领导将体验到来自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巨大心理压力。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在工作中花了较多时间,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因此缺少和家人团聚和交流的时间,所以情感压力也较大,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睦,甚至破裂。

还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压力无法排解,将不良情绪带到家里而容易对家人发脾气,甚至不愿意和家人交谈,都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我们相信专业的指导。如果电脑停止运转,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求助于电脑工程师;如果要盖房子,我们会寻找建筑工程师;如果生病了,我们会第一时间前往医院……

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专业人士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最经济和权威的选择,面对心理困惑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顾问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