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就是这么简单

尽孝就是这么简单

过年休假回来,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节日和家人。聊到家人时,其中一个同事感慨道:“我一直以为我是兄弟姐妹里最孝敬父母的,可其实我做得远远不够。”

原来,吃年夜饭时,她的父亲说了让她十分介怀的话:“我们家啊,就大女儿最聪明,知道我们要什么!”大女儿是同事的姐姐。听到父亲这么说,同事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努力工作,每年过年都会给父母一笔数额不菲的零花钱,平时也经常给父母买衣服,这些衣服少则三四百,多则一两千。她的姐姐工资不高,怎么能知道他们要什么呢?她觉得,父亲这句话全盘否定了自己的付出。她说:“虽然我给父母钱,给他们买东西都是应该的,他们说我好,我多不了一块肉,他们说我不好,我也少不了一块肉,但是听老人家这么说,我还是觉得既委屈又难过,为此郁闷了好几天。可是后来,我就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了。”

因为她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她正在给父亲打电话,嘱咐爸爸赶紧试试新衣服,不合适的话好换货,父亲则不停地嘟囔:“又买这么贵的衣服……”正说着,电话那头似乎来了别人,一听,原来是姐姐端来了一罐红烧肉。电话里,她听见姐姐说,肉炖得很烂,不用嚼自己就会化掉。当父亲重新拿起电话时,她明显感到了父亲比刚才开心多了。

她又想起,有一次和母亲打电话,母亲在电话里高兴地说:“上个周末,你姐姐一家来陪我们,可热闹了。”她知道,每个周末,姐姐都会带着家人去陪父母,自己工作的城市虽然离家较远,但一个月回一次家也不是难事,可事实是,她只有国庆节和春节才回家。

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件一件地浮现在同事的脑海里,她恍然:父母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在他们看来,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满足了,给再多的钱他们也舍不得花,昂贵的衣服在他们眼里则是极大的浪费,穿在身上,疼在心里。而同事一度以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孝顺。这么看来,她的确不懂自己的父母。

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也印证了她的这个想法。有一次,她想给父母买一份保险,可两位老人家觉得没必要花这份“冤枉钱”,始终不同意。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姐姐,姐姐也赞成我的想法,于是,她用一个善意的谎言,短短五分钟就让父母点了头。

想通了这些,同事不再感到委屈,而是决定以后孝顺父母时,要多用心。

生活中,和这位同事一样步入“金钱=孝心”误区的人其实不少,是她们不爱自己的父母吗?并不是,而是她们错把爱等同于物质,却没有想过,物质不是父母最需要的,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

但是,说起尽孝,也有许多人充满了无奈。

目前的现实是,大部分年轻人都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不是他们不想留在家里,而是家乡没有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和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他们也想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可是一系列现实问题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放假时间太短、公司要求加班、路费太贵、高峰期一票难求……不是他们不想尽孝,而是尽孝对他们来说,太难。

有没有破解的办法呢?

M是她所在的公司里离家最远的姑娘,每年只有过年有机会回家。小聚时,每次提到父母,她都非常内疚,眼眶红红的。为了弥补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的遗憾,M是这么做的。

除了定期给父母零花钱、为父母购买保险外,M每隔两三天就会给父母打电话,聊天的内容无非是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讲一些笑话逗父母开心。一次过年回家,她还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并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现在,每个周末她都会和父母视频。同时,M十分关注老年人保健方面的知识,常常根据父母的身体情况,给他们发一些健康食谱。她还建立了一个家庭群,一有空就在群里和父母语音。

M说,虽然这些都比不上自己亲自陪在父母身边,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一首在多年前春节晚会上响起的歌声,直至今日依然催人泪下。

我们外出工作,父母总是在电话里对我们说“照顾好自己,别担心我们”,于是,我们在忙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这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总是想着,等自己安顿好了,就把父母接到身边;等有房有车了,一定要让父母好好享受……却没有想过,父母还能等多久?也许等那一天到来时,父母已经卧病在床了。对做子女的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尽孝很难,但也很简单。

如果你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那么,你是幸运的。每个周末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家看看,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为父母打扫卫生,定期带父母去体检,全神贯注地陪父母说说话……这些就是尽孝。

如果你是在异地工作,那么,每年抽时间回几次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上网,了解父母的身体情况,为父母的健康“出谋划策”……这些也是尽孝。

尽孝,到底尽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爱父母的心,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爱我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