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人坏心情

2 不要给人坏心情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一位中年男人在公司被老板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回到家后没有给妻子好脸色,两人在做饭时绊了几句嘴,妻子倍感委屈,这时,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蹦来跳去就骂了几句。孩子觉得心里委屈,很不痛快,就踹了身边的猫一脚。猫受到惊吓后逃到了街上,正好遇到一辆开过来的卡车,司机不得已立刻避让,却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路边的孩子。

这个心理现象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由此可以看出,坏情绪传递下去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不满和愤懑而迁怒于别人时,这种坏情绪就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传递下去,最终,那个金字塔底部无处发泄的最小元素,就是这一次“踢猫效应”中的最终受害者。

坏情绪总会在无形中扼杀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不善于控制负面的消极的情绪,还将这种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造成的就是一群人的不快和悲剧。

文女士下班后赶去幼儿园接女儿,挤上了一辆公交车,司机因为急着关门,结果让车门夹住了她的左胳膊。文女士虽然不太疼,但司机的态度过于恶劣,让她十分生气。

“你自己不小心啊,夹到了关我什么事?”

“喂,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是你没看清楚就关门的好吧?”两人争吵了几句,文女士敏感地发现这个司机可能是之前受了谁的气,所以才在发脾气。他开车开得特别猛,刹车时一车子的人都被撞得东倒西歪的。

文女士只得叹了口气说:“司机师傅,你看看你一个人的情绪不好,可害苦了一车的人!”

好不容易到站下车了,女儿伸手吵着要她抱,文女士心里烦躁,不由得就吼了她一声:“你都四岁了,自己走!妈妈今天很累!”

女儿被吓到了,回到家一言不发,后来吃饭时文女士看到丈夫明明先回来了却不做饭,火不由得更大了。她憋着气,耐着性子做好了饭,吃完饭对丈夫说:“你去洗碗吧。”

丈夫摇摇头:“累了,不想洗。”

她顿时就发起火来:“我刚才回家在车上被夹了,又痛又难受,回到家还忙着做饭,你却连碗都不愿洗!”

丈夫愕然地看着她:“好好,我去洗,你火气怎么这么大?”

坏情绪一旦“传染”起来,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令人避之不及。

黎先生的公司最近要召开一个会议,因此邀请了很多嘉宾,会议当天,写字楼里平日就拥挤的电梯更加不堪重负了。黎先生运气还算不错,挤了进去,这时,电梯已经要上去了,却有一个戴着墨镜的年轻人赶了过来,他蹭到电梯门口非要上来,电梯超载了,但他就是站在门口不下去,电梯里的人都望着他,但他还是一动不动。

这时,一个年纪大的女士嘀咕了一句:“什么素质!”走了下去,电梯才不显示超载了,开始上行。

写字楼的人很多,几乎到了十层楼以上每层都有人上下,所以停的次数很多,这个站在电梯口的墨镜男人有些烦躁了,开始叹气。然后电梯每停一次,他都重重地叹口气,生怕别人听不见,随着他叹气的声音越来越大,电梯里的其他人也越来越不高兴了。等到了二十一楼,电梯又停了,墨镜男人骂了一句:“XXX中国人就是多,难怪被外国人骂!”

电梯里的人听到他说的这句话后面面相觑,脸色变得很差,他犯了众怒了。

到了二十二楼,这个人又在叹气,终于有一个年轻人忍不住了,讥讽道:“嗨,叹气先生,你倒是说说看,中国人中有哪一个是多余的呢?”

墨镜男人的脸马上一黑,看起来想动手打架,年轻人脾气也上来了,一点也不怕他:“好啊,打就打,怕你不成!忍你半天了!”

墨镜男人一看他周围的人都在愤然地看着自己,发现寡不敌众,到了下一层赶紧走了出去,电梯里这才安静下来。

本来只是墨镜男人一个人的不耐烦,结果他因为管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影响了所有人,还因为行为不当激起了众怒。这种事情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一直在发生着,但我们从来没想过为什么有时候会到发生冲突的地步。

当我们被坏情绪逼到理智的边缘时,应当多多尝试自我调节和自我放松。发泄并迁怒到别人身上是最不理智的做法,但这种情况却时有发生,事实上,这正是一种“消极心理转移”法。转嫁情绪毕竟不好,或许在当时我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但在事后往往会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后果。

启示

人们如果通过将自己内心的压力转嫁到别人身上来释放自己的坏情绪,要么会惹恼对方,引发冲突,要么会加重自己的坏情绪,促使自己做出更加不理智的举动。比较好的方法是选择“积极心理转移”,当我们心情恶劣或受到某些伤害后,应当寻求一种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的方法来疏导情绪,例如,找个没人的房间大声吼叫、骂人、撕纸片,做运动……切勿让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他人。要知道,当别人受到你的坏情绪影响时,他的坏情绪也会反弹给你,你会更加无法摆脱坏情绪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