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四个我”

你心里的“四个我”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

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

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

你只吃到了一种味道。

如果你把五个拿出来分享,

就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了一种“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分成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

“开放我”与“隐藏我”很好理解,“开放我”就是别人知道我自己也知道的那部分,“隐藏我”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那部分,比如自己的隐私。

那什么是“盲目我”和“未知我”呢?

“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

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盲点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因为事先不知、不觉,所以当别人告诉自己时,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特别是听到与自己初衷或想法不相符合的情况时。简言之,这就是我们的盲区。

“未知我”,也称“潜在我”,属于潜力领域。

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机会里展示出来的才干,也包含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层面,仿佛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这就是我们的“潜能”。

通过“周哈里窗”,我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其实我们身上有很多别人不知道甚至我们也不知道的竞争优势,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很多人都以为知道自己的长处,其实不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比较清楚自己的弱点。”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盲区是我们认识不到的,需要别人提醒我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优点、长处和力量,当然也会提醒我们的不足与短板。熟悉并指出“盲目我”的人,往往是关爱你的人、欣赏你的人、信任你的人,也可能是最挑剔你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聆听,重视他人的回馈,不固执,不过早下结论,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帮助自己“拨开迷雾见青天”。

对“未知我”进行探索和开发,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学着尝试一些全新的领域,也许会收获惊喜。

在职场中,如果我们愿意,总可以找到他人身上的缺点,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不断地议论别人,挑别人身上的毛病,如果是恶意中伤,最终不见得能伤害别人,却一定会伤害自己。难道要三缄其口吗?也不一定,我们可以善意地提醒。不想为此困扰,那就学会“用望远镜看别人,用放大镜照自己”,多看到别人的好,勤检讨自己的不足。

心灵悟语

有要分享的心态,借助朋友找“盲目我”,自己探索找“未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