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怜悯之心常存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扶危济困作为一种美德,提倡在生活中,应该尽量去帮助那些向我们求助的人。西方人也崇尚对人仁慈、怜悯弱者,并对他们伸出援手的道德传统。
《圣经》上说,有个人招待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客人,等客人离去后,这个人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因此,西方很多做父母的经常教导孩子们说,碰到衣衫破烂或长相丑陋的人,切不可怠慢,而是要帮助他,因为他可能是天上的“仙人”。实际上,即使是“凡人”,他们在受困之时也应该得到我们热情的款待和真心的帮助。
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刮风的雨夜,一家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行李简陋,身无长物。
老人对旅店伙计说:“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们俩在贵处借住行吗?”
年轻的伙计解释说:“城里同时在开三个会,所以全城到处客满。不过,我也不忍心看你们二位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你们,我自己不碍事,随便打个地铺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钱时,对伙计说:“年轻人,你当得了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兴许过些日子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
伙计听了,以为是玩笑之语,只是笑了一下,并未在意。
两年过去了。一天,那个年轻的伙计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去的双程飞机票,邀请他回访他两年前在那个雨夜里遇到的客人。
这个年轻人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曾经见过的老人把他带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一幢很是宏伟的高楼说:
“年轻人,这就是为你盖的旅馆,我想请你当经理。”
这个当年的年轻人就是现今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威廉·奥斯多先生。
其实生活中的奇迹,往往就发生在不经意间,有时是你的一句问候,有时是你的一个举手之劳,甚至是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或肯定的眼神,这些都可能是奇迹发生的“诱因”。这些极容易做到的小事,其功用却无比巨大。它们能让人如沐春风,能给身处困境的人带去一丝温暖、一点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这种闪耀着人性火花的真诚所产生的价值,常常是出人意料的,也是难以估算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但实际上,人们的内心始终是相通的。怜悯之心、关怀与爱——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一直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在适当的环境下,它们会像常春藤一样枝枝蔓蔓地伸展开来,开出芬芳的花朵。
露茜的爸爸在一个公益基金会工作。这个基金会经常向偏远地区提供食品、医疗援助和一些惠民服务。最近,露茜跟爸爸一起参加了他们的一次日常工作。露茜在那儿只是简单地给人指示方向、发传单以及引路。那天天气酷热,她又热又累,一点兴致都没有。坦白地说,她并不是很用心,只是敷衍了事。
然而,露茜看到两个女孩子干着跟她一样的工作,她们却面带笑容,满脸欢喜。她们走到看似迷路的人面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找她们。一个老妇人摇摇晃晃地走向其中一个女孩,另一个女孩则走向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男人,那人病恹恹的身子上搭着块破布。露茜看到第一个女孩彬彬有礼地和那个老妇人交谈,然后笑着给了她一个让她安心的拥抱。与此同时,第二个女孩对那个男人说道:“你好,先生。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你的吗?”先生?先生!!她跟那个男人说话的语气,就像他是个重要人物似的!露茜想:“这简直太荒谬了。我没听错吧?为什么她跟一个街上的流浪汉说话就像他是个军队的上校似的?”
其实,那个女孩表现出的正是怜悯之心。因为她关心这个男人,希望他感觉到被人爱护并且觉得自己很重要。她对这个男人表现出了尊重。当她叫他“先生”的时候,那人只是微微抬起下巴,但他疲倦的皱纹满布的面孔却溢出了光彩。
露茜站在那里肃然起敬。在她的生命中,从没有过一个时刻,看到这样的关心和爱护。
露茜明白了,关爱别人并不仅仅是明白对方的需要,还要对他人需要表示出怜悯之心。关爱别人就是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所需——甚至在他们太害怕而不敢提出来的时候。看到那两个女孩如此善解人意地向弱者表达了满怀敬意和关爱的怜悯之心,露茜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小女孩牵着她妈妈的手向露茜走来。露茜面带微笑,迎上前去。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扶危济困,展现怜悯之心,倘若对人无同情怜悯之心,就要改善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这样我们的心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