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论善与幸福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黑格尔把柏拉图誉为人类精神的导师。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18岁拜苏格拉底为师,28岁时苏格拉底被处死,受到沉重打击,不想在雅典待下去了,于是就出国漫游考察,宣传他的政治主张。40岁回到雅典开办学园,一边教学,一边著书立说。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的摇篮。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理想国》一书深入地探讨了善与幸福的关系。

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在感性世界背后有一个理念世界,前者是直观的、感性的、经验的可见世界;后者是抽象的、理性的、超验的可知世界。万事万物都各有自己的理念,其中,最高的理念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是各种理念得以派生的终极根据,是感性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柏拉图用太阳作比喻,即著名的“日喻”。

日喻

善的理念好比天上的太阳,人的理智好比人的眼睛,知识和真理好比各类可见的物质。我们的眼睛虽然有视力,但天上若无太阳,大地处于黑暗状态,眼睛就看不见物质。同样的道理,宇宙若无善的理念,理智就失去依托,知识或真理就无从获得。太阳光线的存在是我们能看得见物质的原因,善的理念的存在是我们能洞悉真理的原因。善的理念就是可知世界的太阳。人如果不知道善的理念,就如同见不到光线一样,眼前是一团漆黑,毫无幸福可言。人的灵魂要从可见世界转入可知世界,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善的理念。对于善的理念的追求,是抵达幸福的唯一途径。只有洞悉善的理念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柏拉图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认识善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和欲望。它们分别处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最优秀的部分,具有认识真理的智慧功能,居于人的脑部;意志具有产生激情与勇敢、作出行为的功能,位于人的心脏;欲望是灵魂中最低级的部分,具有追求物质和肉欲满足的功能,居于人的腹部。如果灵魂的各部分各自为政,灵魂就不能达到整体的善。只有让理性统帅各个部分,协调各部分的活动,才能达到整体的善,才能实现灵魂的和谐,也才能成为幸福的人。相反,若是灵魂各部分不服从理性的支配,相互矛盾冲突,灵魂就不会和谐。灵魂和谐的人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因而幸福;破坏了灵魂的和谐秩序,就会产生不正义、无知、怯懦、放荡以及各种各样的恶。人的恶来之于理性的丧失和灵魂内部的冲突。

柏拉图把没有认识善的理念的人比作一群从小就住在洞穴的囚徒,面对洞壁,身体被束着不能走动,头颈被夹住不能转动。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又有些别的人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作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像看电影那样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墙壁上的影像。他们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过头来环视四周,他看见了火炬和实物,但他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影像,原先看到的虚幻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当他终于来到洞口,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学会了先看阴影,然后看事物本身,之后仰望天空,直接观看太阳。此时,他终于懂得先前的洞穴生活是多么的悲哀,并庆幸自己的这一转变,而替那些没有走出洞穴的伙伴们深感遗憾。

洞喻

“洞喻”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类灵魂的记忆中,就已有了至善的理念,而现实社会的各种偏见和虚名浮利蒙蔽和囚禁了灵魂,使灵魂处于黑暗之中。只有从欲望的枷锁中摆脱出来,从理性的内省中恢复对至善的记忆,灵魂就会由黑暗转向光明。灵魂的转向决定人的命运。人的灵魂由黑暗转向光明,接近至善,通往幸福;由光明转向黑暗,远离至善,通往痛苦。

柏拉图还认为,灵魂三部分的不同结构形成不同的人格:理性居于支配地位的为理智型;意志居于支配地位的为意志型;欲望居于支配地位的为欲望型。理智型的人适合担任决策者,意志型的人适合担任决策的贯彻执行者,欲望型的人则必须在理智型的人的领导下从事各种谋生的职业。在一个国家,理智型的人担任领导,各种不同人格的人能够各职其职,则社会必然和谐,必然大治,必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如果欲望型的人担任领导,则必然贿赂公行,危机四伏,天下大乱,衰败灭亡,人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