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以后,我的日子好过多了

06 学会拒绝以后,我的日子好过多了

五年前的小薇。

老板临时交代一项加急任务,连续两周没有休息过的她,承接了这个项目。在连加了三天班后,总算把设计图赶了出来。刚想着能松口气,过个舒服的周末,没想到朋友又打电话,让她帮忙写一份总结。小薇真心不想动,可朋友难得开一次口,还提前订好了吃晚饭的餐厅,小薇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就趁午休的时间帮忙写了一份。

赴了晚餐之约后,小薇打车回到家,深感疲累。虽然写总结不算太辛苦,但吃饭、聊天、往返路程,也很耗费体力和精力。然而,想起朋友看到那份总结后拍手叫绝的样子,心里还是挺欣慰的。起码,她觉得自己在朋友那里还是有价值的,也没白忙活。

五年后的小薇。

远道而来的大学同学,来到小薇所在的城市,邀请她一起吃个饭,并告知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小薇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很想在家陪伴爱人和孩子。她没有碍于面子去赴约,而是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同学:“我刚出差回来,这几天没在家,孩子一直闹情绪,实在不方便出门赴约。很感谢你的邀请,下次有机会,咱们再聚好吗?”

精力锦囊

对于不合理的、无能为力的请求,要顺应自己的心声,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坚持自己的立场,对不想要、不需要的人和事说“不”,避免被违心应承下来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

亲爱的你,更像是五年前的小薇,还是五年后的小薇呢?

从处理问题的层面上讲,两者的差别在于:面对别人的请求时,一个是抹不开面子委曲求全,另一个是结合自我需求适当拒绝。看似就是一两句话的不同,可获取的内心感受与精神状态却是大相径庭的,生活质量也有天壤之别。

盲目地接受他人的要求,不考虑自身的情况,就如同自我的世界被他人的意志占满,给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压力,让身心持续处在紧张和疲劳的状态下,既得不到协助,又无法完全摆脱,只能拼命压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激发更多的能量来兑现承诺。

人是无法欺骗自己的,违心地选择了接受,内心的不情愿不会放过自己,它会不时地搅乱你的安宁,让你不开心。内心的负面情绪不断积压、蔓延,就会成为一种“传染源”,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察觉到异样。当你把消极的语气、情绪和表情传递给他人时,也间接地让他们接收了你的讯号,将其反馈到你身上,从而在人际关系方面进一步造成精力损耗。

没有谁是不知疲倦的机器,是否接受他人的请求,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衡量。我们并非圣人,更不是超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维护所有人的利益、照顾所有人的感受,对于不合理的、无能为力的请求,要顺应自己的心声,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坚持自己的立场,对不想要、不需要的人和事说“不”,避免被违心应承下来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

很多人害怕,拒绝别人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初,为了多建立一些合作关系,但凡有编辑约稿,我都不敢轻易拒绝,总担心这一次没有跟对方合作,今后就失去了合作的可能。结果,积压的选题多了,我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约有14个小时,晚上躺在床上的那一刻,脑子都是胀痛的。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三年,我的身体严重透支,总是频频掉发,还变得郁郁寡欢。不得已,我必须对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从减少工作量开始,每天只完成3000字即可。剩余的时间用来增补精力,看电影、看书、到户外散步、慢跑。对于编辑的约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接受,不太感兴趣的、不太擅长的,都予以婉拒。

拒绝的结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那些没有达成合作的编辑,没有质疑我的能力,而是期待下一次的合作。我的做法,也得到了不少编辑的称赞与欣赏,认为我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都很负责的人,拒绝是为了保证自己有充沛的精力,也保证作品有好的质量,不为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这样的伙伴是值得长久合作的。

你瞧,那些真正信任和尊重我们的人,并不会因合理的拒绝而恼火。卓别林提醒过我们:“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好得多。”我是这句话的真实受益者,学会拒绝以后,我的日子好过多了!往后余生,那些让你勉为其难的事情,清清爽爽地跟它们告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