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讲最精彩的内容

不妨先讲最精彩的内容

说话与写小说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而言,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而且,大多数小说都会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设置高潮,它带领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进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日常交际中,我们不能把故事高潮部分放在后面,而是先抛出故事的高潮部分,这实际上是一种“倒叙”的模式。通常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都会安排在最后或者中间,小说这种结构安排会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但是,如果演讲时也将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最后,那么听众有可能听了一部分就哈欠连天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最终导致整个演讲的失败。

有一次,蔡康永必须在节目里介绍画家常玉的生平,他知道许多观众没有听说过常玉,他也了解许多人认为画家其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为了做好这期节目,蔡康永花了一番心思,他想,如果自己在节目一开始就说“常玉年轻的时候就很想到外国去留学,他家里当时还算有钱,就花钱把他送去巴黎”。他觉得大部分观众并不会对这个开场白感兴趣,可能观众会想“常玉是谁啊,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在正式录节目的时候,蔡康永把故事的顺序改了一下,节目一开始,他就拿起常玉的传记说:“我手上这本书,大概只比鼠标垫大一点点,如果上面画的都是常玉的油画,那么,它的市场价格大概是台币两百万到三百万。”这样的开场方式让蔡康永留住了很多听都没有听过常玉名字的观众,因为他一开始就讲出了故事的爆点。

蔡康永说:“你如果习惯把爆点藏在故事的很后面,可能听你说话的人,熬不了那么久,就纷纷去上厕所了。”每一个故事都有精彩的爆点,也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这是每个人都想听的,会给人想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如果你说“这一张很小的油画就能卖两三百万”,大家都会惊奇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怎么回事”。

把故事的爆点放在最前面,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在听者心中留下悬念,这样的叙述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说话的平铺和故事情节的单调。采用这种说话方式,主要是为了给听者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当然,“把故事的爆点放在最前面”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句,否则就会使故事头绪不清,脉络不明,最终影响你的表达。

1.讲话中灵活使用“倒叙”

如果把故事的爆点藏在最后面,很难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如何让你的讲述更生动呢?秘诀就是“调整故事的顺序”,也就是我们在叙述故事时经常用到的“倒叙”。它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故事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讲述的最前边,然后再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把故事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讲述。

这种“倒叙”方式不仅仅在说话中使用,也会用到电影创作中。比如,苏联影片《这里黎明静悄悄》里,最开始的情节是“年迈的上尉带领几个年轻人在扫墓”,然后再倒叙墓碑下牺牲的年轻女战士们那可歌可泣的故事。诸如电影《辛德勒名单》《泰坦尼克号》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2.如何使用“倒叙”

当然,“倒叙”的说话方式,并不是把整个故事都倒过来叙述,而是把最精彩或高潮部分提前,其他的部分仍采用一般的讲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表现话题的中心,就可以把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提到前面,比如,董事长在一开始就说出会议主题;有时候为了使自己的讲话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使自己的讲述曲折有致,给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毫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整个故事描述不清。

3.如何练习“倒叙”的说话方式

如果有兴趣练习这种说话方法,可以看看报纸或网络上的新闻,都喜欢用什么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把整则新闻看完。一般而言,新闻的标题都是整个新闻事件的爆点,这是无可厚非的。这样,撰写新闻标题的人就不用担心读者不看新闻了,因为标题往往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所以,要想练习这种说话方式,可以在平时多看看新闻是如何拟写标题的,而且在实际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调整故事的顺序,把故事的爆点放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