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留情,善恶只在一念间
手下留情,善恶只在一念间
佛法对人是十分讲究慈悲的,甚至延及所有的生灵,所以佛法中才会有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不论是怎样的教义,需要体现的都是对世间万物生灵的尊重与关怀。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的确,一滴小小的水珠,折射出一种硕大的慈悲之心。
慈悲是梵语的意译。“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一词来源于佛家,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即是慈悲的象征。
《华严经》上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人们都知道菩萨是以慈悲心为根本,而大慈悲心则发自于菩提心,菩提心来自于正觉(正之觉悟)。那究竟什么是慈悲心呢?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悲”原意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如果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而产生悲情,那么就能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友情,并扩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爱。
这就如孟子所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当我们看到动物临死前发出号啕哀叫时,我们的心里觉得很悲惨,于是有一念慈悲,所以佛家要戒荤吃素。佛家认为每一个生灵皆有佛性,不管人或动物都有贪生怕死的心,而这就是觉性。同样,不杀生的理念也完全是基于慈悲心以及众生皆有佛性的道理。
人类从来都是希望自己与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别人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万事万物在自然界之中都有权利来享有自由。因此,常怀一颗悯物的心,不仅能体现人们博大的情怀,而且能体现一种人生与自然的理解和顿悟。
佛家视众生为平等,也望众生彼此平等以待,互尊互敬,佛家的慈悲之心不言而喻。佛法是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而且一直都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人们对慈悲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上,佛家对慈悲要比我们在世俗中的理解深刻得多。他们认为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和相互尊重,便谈不上善良。例如一个高高在上并且腰缠万贯的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一个贫苦的乞丐,那么他的行为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原因就是佛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所以能很快地被人接受,受人敬重。但凡在修习佛法上得道的高僧,都会有大慈大悲的佛心。
弘一法师是现代著名的高僧,一次,他到弟子丰子恺家做客,丰子恺请他坐藤椅。他在坐下之前把藤椅轻轻摇动,过了一会儿后才慢慢地坐下去。丰子恺开始的时候觉得奇怪,但他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于是就忍不住问他为何这样谨小慎微。
弘一法师听完弟子的问题后温和而自然地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可能会把它们压死,所以我坐下之前先摇动一下,好让它们走避,然后再这样慢慢地坐下去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即使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高僧眼中也是一条生命,动物的生命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一样的,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
有个小和尚19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他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有一天仪山和尚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来加一桶冷水,于是小和尚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禅师不悦地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像你这么冒冒失失的,不知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会被烫坏。要知道,世间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值不同而已。你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那么水的本身也失去它的价值。就是一滴水,也可以用来浇灌,可活草、树。你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的大。佛祖也曾说:“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小和尚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他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一滴小小的水滴是一个大的慈悲,即使它们再小、再卑微,只要我们珍惜不废弃,那么就会有享不尽的福报。
一滴水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生命!所以,无论我们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一个犯了很大过错的人,他一样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任何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人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它。我们在关爱其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与尊重。
在这偌大的一个世界里,人们共生于同一个空间,我们与身边的人、事、物都会有这样那样或密切或曲折的关系,既然这样,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互尊互敬呢?为什么一定要钩心斗角、挑起是非呢?我们的生命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蝴蝶效应”,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的某一件错事,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这样发展下去最后遭殃的还是我们。所以对别人应该抱有慈悲之心,对生命应抱有感恩之心,对生活应抱有平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