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中取利,仁中取财
义中取利,仁中取财
《孟子》一书的开篇就是梁惠王与孟子的一番对话。梁惠王开场就是一句:“老头,大老远跑过来,是有什么利益要给我吗?”孟子一听,撇撇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没带什么利益,我只带了仁义过来了。“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大王你干吗开口闭口就是利益,利益是个好东西吗?利益不是个好东西,你干吗不去追求仁义呢?只要有了仁义,难道还会没有利益吗?
中国人向来讲究“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财物利益自然是好的,但是要在仁义的范围中去求取,否则,就宁可不要。李白有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是这些舍利而取义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著名的,莫过于“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在晋安帝即位的那年夏天,陶渊明被任命为彭泽县县令。他上任不到3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接到上级官员送来的一份公函。公函上说,郡里有个官员要来彭泽县检查公务,文中暗示陶渊明放聪明些,小心谨慎地伺候。
陶渊明一向正直,办事公道,从不阿谀奉承。接到公函后,他感到很纳闷,猜不透文中的深层含义,于是叫县衙里的师爷来给他解释一下。
这位师爷看完之后,心领神会,他说:“历任的县太爷为迎接上级每一位官员,都要好生准备,恭恭敬敬地到路边迎候,安排欢迎仪式,为的是讨得他们的欢心。”
“讨得他们的欢心又如何?”陶渊明问。
“啊,这您还不懂?要是讨得这些官老爷的欢心,那升官发财之路就光明了。否则的话,恐怕连您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也保不住了。大人,您可千万别马虎啊!”陶渊明听到这里,拍案而起,愤怒地说:“岂有此理,怎能为这五斗米官俸向乡里小人折腰!这官,我不做了!”
说完,陶渊明脱下官服,交出官印,毅然回家耕田去了。
陶渊明自然是义中取利的践行者。其实,义中取利的关键不在于不要利益,而是在于不要违背“义”和“仁”,也就是说当不违背二者的时候,取利取财是没有问题的。
义,固然是需要的,难道就不能提利了吗?讲得明白些,就是人生在世,怎能不讲利?人类文化思想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生的艺术、生活,等等,都是以求利为目的。人类第一次爬下大树,第一次直立行走,第一次使用工具不都是为了求利吗?
陶渊明和普通人一样,为了生计难免都要逐利。但陶渊明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义”,陶渊明的晚年十分贫穷,连酒都喝不上了,但他再也没有提过当官的事情,因为这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义是相冲突的。
这才是义和利真正的关系。
所以,义中取利,仁中取财,如果当利益和仁义不冲突的时候,取利取财无可厚非,但是当两者冲突时,必定毫不犹豫地选择仁义,这样做,也能够为自己带来很大的声誉。
我们应该要记住,仁义和利益之间一定要懂得取舍。而且,仁义和利益很多时候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利益不忘仁义,而仁义成就利益,尤其是在“口碑”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今天,一次见利忘义,可能带来麻烦不尽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