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做好事

悄悄地做好事

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慈善家。他经常去学校里给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在捐助之前,新闻媒体已经率先行动,为他的善行“热身”,随后的捐助活动则更为隆重,学校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师生大会,报刊、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拿着“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各级领导莅临会场,会场上绿叶衬托的“红花”自然是那位慈善家。大会的高潮发生在最后的捐款仪式上,贫困学生手举着写有捐助金额的牌子,感激涕零地和捐助者合影留念,随后,贫困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决不辜负捐助者对他们的帮助与期望,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然,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焦点和第二天报纸的头条都在为这位慈善家歌功颂德。他高调的行善,一方面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许;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批评。

我认识一位文友,在当地的文学界小有名气。有一次在他的书房里聊天,无意间看到书桌上摆放着几封拆开了的寄自不同大学的信件。我打趣道:哟,粉丝这么多啊!他摆着手否认:不是的,是我的几个“忘年交”。我半信半疑道:这年头,还有几个人愿意写信?想必你们的交情很深。他懒得和我解释,把几封信扔给了我。看了信件后,我不由对眼前的文友肃然起敬。原来寄信的是他资助的几个学生。我不解道:你做好事,还藏着掖着,换作别人,早用喇叭广播出去了!他淡然回应:我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如果做了一点好事,就大肆宣传,那会让善行减色,面对镜头时我会脸红。

从网络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位名叫唐纳的美国老人,平时衣着节俭,没有人见过他穿新衣服,更让邻居侧目的是,他穿着的毛衣竟然有破损的洞口。在外人的眼里,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有点小气得过度,最爱做的事,是用折扣券到超市里买东西。老人虽然看起来“一无所有”,并且少言寡语,但性情温和,对人非常友善、和蔼可亲,甚至有点儿害羞。这个看起来平凡至极、“一贫如洗”的老人,去世后,却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性格低调的唐纳竟然身后留下了近两亿美元的家产,更让人意外的是,平日在吃穿上极度节俭的唐纳,大方地将两亿资产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并且在生前每年都匿名向慈善机构捐款,还给他家乡小镇的孩子们赠送礼物。唐纳的善行触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一些名人、富人、普通收入者,甚至是穷人都表示,要在死后将自己的家产或者器官捐献给慈善机构和需要的人。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公开做好事是好的,悄悄地做好事是更好的。怎么个好法?不用说,想必大家心里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