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你交往的分寸感,决定你能走多远

思维:你交往的分寸感,决定你能走多远

文/蔡垒磊

人活一世,漫漫数十载,总免不了同其他人打交道。既然打了交道,就分打好和打坏,有时今天刚跟他一见如故,明天就跟他有嫌隙、交恶。为何我们经常处理不好同他人的关系?很多人就如同苦思冥想的求道者,苦寻妙法却始终不得甚解。

每个人都是移动着的“火把”。当你靠近时,既能照亮他人,又能给他人带去温暖,但如若靠得太近,则会汗流浃背,乃至灼伤彼此。打篮球时有个圆柱体规则,每一位队员都有权拥有他所在的地面以及上面的空间组成的圆柱体,一旦侵犯就是犯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有犯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誓死捍卫自己的圆柱体,同时切莫把手伸入他人的圆柱体内,保持好那个恰如其分的距离。

01

划清自己的界限。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界限范围,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不能没有。如果没有,意味着他人可以随意侵入你的领地烧杀抢掠而不会有任何后果。

划清界限意味着你给自己的领地筑起了一座高墙,我们有时候也将其称为“原则”。高墙以外的公共区域,是交流区;高墙以内的私人区域,是警戒区。要捍卫自己的警戒区,你需要端起自己的枪——说“不”。

这个社会上会有很多人教你说“不”的艺术,告诉你要如何委婉地表达,如何为对方保留足够的面子,如何解释自己并非不想帮忙等。不,这些说辞只会让对方以为有转圜的余地,从而不停地说服你,当对方最后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就范时,他的内心会更加反感。“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费口舌了,浪费我这么多时间”,他只会这样想。所以,你只需说“不”,带点礼貌但无须太过谦卑。你需要懂得,在你自己的领地范围内,你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界限是无时无刻不在动态调整的,并非一成不变。小时候别人调侃我们某个缺陷的时候,触及了我们的界限,但长大后再提起,我们可能渐渐没那么在意了,这就说明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界限范围往里缩了,我们留给他人可供交流的区域变大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平行交流或实力不明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想争得一定的话语权与优势,因此,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试探他人的界限范围。当触碰到他人的警戒区,察觉到对方的抵触心理时,我们会暂时退出,然后在潜意识中画上一条警戒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区就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

多数人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保证和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比如开车,在没有隔离栏的路上,新手通常会尽量往右靠,但驾校师傅会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该尽可能往中间靠,这样才能在跟对面的车的博弈中占得更多的自由空间,避免在避让时撞到最右侧的非机动车或行人。

交往同样是类似的博弈。虽然你的界限一直在动态调整中,但每一个时刻,你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当下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谈论些什么,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互相分享,还包括什么情况我们能允许接受他人的帮助。

02

尊重他人的界限。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是让自己保持愉悦,后者是让他人感到愉悦,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因素,有质量的交往才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尊重他人的界限看上去很简单,很多人也是如此以为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同陌生人的交往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尊重他人的界限,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熟悉彼此,我们足够谨慎,我们保持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建立一段浅关系总是容易的。但在熟络了以后,甚至是交往的频次很高了之后呢?我们越走越近,我们的工作、生活的交集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我们自恃对对方还有过一点恩惠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控制住自己不踩过界呢?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根据对自己的界限和对他人的界限的态度,我们很容易就能将身边的人分为以下四类。

占便宜型人格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多说无益,对这类人应敬而远之,就不要继续交往了;老好人型人格常见于某些公司同事,对人和气,人缘好,但很容易被人当作情绪垃圾桶和保姆,长久下去,会作茧自缚而死;共享型人格常见于好兄弟和无心机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通常非常热心地帮助你,也很容易踩过界,入侵你的私人空间,虽然他们真的没有坏心,但长久相处也会令人不自在。

真正的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这种交往距离是刚刚好的,是温暖而有安全感的,是独立而又负责任的。

03

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

年轻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起一些过往被父母道德绑架时的情形,小时候被父母翻看日记,高中毕业被父母要求填报某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大学毕业被安排进了父母指定的单位,娶(嫁)了一个父母喜欢但自己无感的对象,而这一切只源于父母说“我关心你,我是不会害你的”。于是,他们开始感觉到,父母模糊了彼此的界限,该给自己圈定领地了。然而,他们似乎忘了,正在开的车子是父母给的,孩子是父母在贴钱养的,甚至住的房子也是父母掏钱买的。

所谓独立型人格,并非只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出现,这样就很容易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成为占便宜型人格。如果你想在交往中保持人格独立,就必须先清了自己身上的“债务”,同时摒弃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好朋友就该不分彼此”“夫妻之间就该没有秘密”“父母的话就该无条件顺从”“孩子有需求就要想办法满足”等。

你必须首先明白,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无法体验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每个人都没法替他人做出决定,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一个人负责。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无法体验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每个人都没法替他人做出决定,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一个人负责。

孩子三四岁了还抱在手上,上了小学还在喂饭,恋爱的年纪都到了还在管能不能恋爱。为什么有些人30多岁了依然在啃老?因为父母一直在替他负责,以至于他已经没有能力和担当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他们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得无法分割。同样地,当父母失去了另一半想再找个老伴时,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横加干涉。当你理直气壮地提出“这是我自己的事”的时候,对不起,你已经失去了资格,因为你的事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是孩子的事了。

我们听许多人呼吁过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梦想和信念,可曾有人提醒过你要捍卫自己的人生?如果将人生比喻成解题,你最该做的,就是别去解他人的题,同时也别让他人解你的题。首先,题被他人解了,肯定会丢失本该属于你的乐趣;其次,你们拿的根本不是同一套题,每个人的答案也都只能写给自己。

当我们学会只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就能准确把握好同他人的距离,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人家的事。独立且尊重他人的独立,是文明社会的潜规则,也是维持长久交往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