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应当不古
人心不古不是坏事
人心不可能总是古
人心多思今
“人心不古”,是许多人在指责现时人的心地没有传说或文字记载中的古人那么淳厚的用语。在今天的一些人眼中,“古”是一个含褒义的字,古代的东西大多是好的,特别是所谓的“人心”。“不古”,则是“坏”的,而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是难以言表。倘若哪朝哪代哪位君王及身边那些“在其位,谋其政”的臣子,在遇到此类情形时,还不管理不过问,不引起高度的重视,也许,离“国将不国”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觅上下几千年诸史籍,感叹世风浅薄,不满于“人心不古”并一生倾心致力复古的,当以老子为最。他老先生在那段著名的精彩论断中,不仅表达了想要“复”到小国寡民时代,“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远古,“复”到“结绳而记之”的远古的愿望,还幻想在那里享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满生活。今人在评判时大多认为,道家学说虽然在哲学方面有其杰出的贡献,但其“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却无论怎么看也是违反历史规律,逆历史潮流的,无论在其以后的哪个时代宣扬贯彻,都是不合时宜的。
但不知为何,当社会前进发展的车轮已滚至今天,成天将“人心不古”一词挂在嘴边的人还是不少。从远一点看,近世之好提“人心不古”者,多为熟谙传统文化者,或为好提“当年勇”者,或为好提“当年阔”者。其中名人甚多,但不便轻易指名道姓。最好拿出来举例的,是鲁迅先生笔下几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一位是“九斤老太”。这个老太太生下来时有九斤,看到自己的后代不断地从九斤往八斤、七斤、六斤呈下降“态势”,老太太深为忧虑,悲叹何以会“一代不如一代”。小说所折射出的不少国人心目中固有的“今不如昔”观,早已被读过该文的人熟知。另一位不可不提的人物,当然是阿Q了。这老兄在鲁迅先生笔下的知名度、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看,甚至还超过“九斤老太”。在小说中,这厮因常遭赵太爷欺侮,故在赵太爷面前,他甚至连自己本姓“赵”这一事实也不敢提及。在对赵太爷又怕又恨的心理驱使下,阿Q每每想到自己当年其实比赵老太爷更“阔”时,总是愤愤不平。对这类人物,鲁迅先生在《集外集·烽话五则》中,将其批判得淋漓尽致,可谓入木三分:“伶俐人叹‘人心不古’时,大抵是他们的巧计失败了;但老太爷叹‘人心不古’时,则无非因为受了儿子或姨太太的气。”其余亦可类推。
叹息“人心不古”的大多有其合理或貌似合理的内核,但开出的药方往往不切实际。今之有不少人怀念那“共同贫困”的年代的情结。如谓那时无娼、无赌,民风淳朴,甚少盗贼;如谓那时几个人同喝一碗汤,同分一个地瓜。好则好,朴也朴,但如真的能让“时光倒流”,又有几人愿意如老子般心甘情愿地回归到“小国寡民”时代呢?又有几人还愿意去过那种购物均需票,民有菜色脸的日子呢?所以,顺应历史潮流,直面已经变化了而且随时都还在变化着的“时势”,多想想解决某些时弊的方法,恐怕才是当今之有识之士思考此类问题的关键或“重中之重”。
叹息“人心不古”的人太多不一定是好事。社会潮流滚滚向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日益丰富。人类是从大森林中走出来的,如老想着要回到大森林里去“与狼共舞”,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定比一代强。有哲人言:人类在最近几百年尤其是最近几十年获得的物质财富,早已远远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叫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还要多、还要大”。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既然如此,这整个人类的心,何以“古”得起来?但偏有某些人,食古不化,面对早已“不古”的经济文化,面对一点“不古”的人心,反去倡导什么国学,让那“倒懂事不懂事”,还只能将世间看得“模模糊糊”的孩子,拿着几本几百、几千年前残留下来的这样经、那样经胡念乱念一通,又有何用?纵然是国中的传统文化自有其亘古不易之精华,但搞些虚假的、花里胡哨的仪式,倡导什么全民诵经,实属愚不可及之笑谈。这不是“反弹琵琶”,盖因剔除糟粕、继承精华并非易事,让专家学者和好之者为之,较之提倡“全民诵经”功效各异而已。
查世界文明史,看今天之欧美发达国家,那人心少“古”的,今天多发达,经济文化多走在前。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两百年历史,倒有近百年之辉煌。一个国家的财富,占了世界多大的比例?听说那里的人心“古”的就很少。那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善于汲取各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注重现实而不受传统之束缚,各民族文化在冲撞、竞争中得到融合和发展,少了泥古不化之痼疾,多的是创新文化之潮流,这恐怕是他们成功的诀窍之一。也难怪,倘若心太古,会有比尔·盖茨一类人成长起来么?
怎么办?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新观念,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学。总之,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才是唯一选择。世界正在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迅速进步,“人心不古”决非大逆不道,而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新观念、新理论、新制度、新体制、新科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于传统而又高于传统才是新之所新。创新型国家是对旧的、古的之继承和扬弃,着重点当然是一个“新”字。只有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国家才有希望;只有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民众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