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融合效应”:每个孩子都要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似乎总不愿意融合到人群中,在他们眼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假如自己做错了,他们还会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这就是拒绝“融合”效应。然而,不懂得负责,不懂得责任重要性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而那些凡事能够作出一番成就的人,都是懂得为自己的过失买单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下面一位妈妈就道出了自己的烦恼。
暑假的时候,家里为孩子报了一个百科知识讲座,有时候我们忙,就建议孩子自己去。但是,孩子从来没单独去过一次,每次我们问起来,孩子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老师不让我学。”
有一次,孩子和小表妹一起打扫卫生,由于孩子扫地速度快,小表妹速度较慢。孩子又要打扫客厅的最前面,让站在前面的小表妹让步,小表妹让路的速度慢了一些,孩子就直接用扫帚将其推开,小表妹来向我告状。我找到孩子,问他事情的经过及原因,他说完后,让我大吃一惊,从孩子口中说出的一大段话竟没有一句是承认自己错的,而将错的原因推到了“她自己速度太慢了”,我紧接着问:“难道你就没有做错吗?”看着孩子有些迷茫的眼神,我心里真的很失望:孩子怎么了?他的责任心都到哪里去了?
所以,父母应该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当孩子们能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主动、自觉地负责,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情感体验;相反,当孩子没有责任心,不能尽责的时候,就会产生负疚和不安的情绪。为了让孩子有责任心,父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年华和生命的活力,才能从自己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生活。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他们自己,如果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好,没有得到大家对自己的认可,那么,他们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最终,影响的还是他们自己。
比如,孩子的大部分责任是学习,假如学习不够认真,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此外,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对自己负责还包括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凡是能够自己做的事情都自己去做,包括穿衣、洗脸等,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对自己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慢慢学会对父母、朋友、老师等有关的人和事负责。
2.引导孩子学会善待他人
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当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会照顾他们;知道朋友的生日,并在生日那天给朋友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3.让孩子学会反省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需要适时反省。当孩子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只会考虑到别人的过错,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这有可能会导致他们缺乏责任心。遇到了困难不能解决,就把责任推到父母头上去;学习成绩不好,就把责任推到老师头上去,这些都是不良的行为习惯。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该反省的是自己,分析自己过失、对错,明白自己在这件事中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心理启示
心理学家认为,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未来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更是孩子们成长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它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懂得自己的责任,学会负责,孩子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孩子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