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大,遇事才能冷静沉着

格局大,遇事才能冷静沉着

一个人在危急时刻的表现,往往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也更能看出这个人是否具有成大事的能耐。危急时刻处变不惊往往是很多成功人士对自己的要求。

一个人越希望出人头地,就越应该锻炼自己在危急时刻镇静自若的本事,无论临时出了任何意外情况,也必须沉着以对,不能够紧张更不能手足无措。人必须要在危机的第一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想出办法,办成大事。

人总是在恐慌中失去冷静和判断力,使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座大厦失火,因为众人的拥挤反而使大家都不能够逃离,结果因相互踩踏而死的人比葬身火海的人更多。难道真的在灾难中就没有足够的时间逃生吗?恐怕还是大家的恐慌心理在作祟,如果人群得到合理的疏散,能够保持秩序的撤离现场,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生还。在危急时刻,只有沉着冷静,机智应变,才能让你摆脱困境,从而改变命运。

任何一个危机的时刻,对于有足够冷静和智慧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功成名就、展现自己风采的绝佳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足够的冷静,就能生出足够的智慧,有了足够的智慧,无论怎样的危机都能够化解。在关键时刻,一看到危险就慌了神,自乱阵脚,无异于自取灭亡,而镇静下来细细分析危机中存在的那一点机会,分析危机中的漏洞,我们就可能发现,这个危险恰恰蕴藏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八十万大军的进攻,孙权没有自乱阵脚,从没想过一个降字,反而四处搬救兵,讨谋略。最终在“蜀”国的帮助下,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试想一下,如果对方号称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己方只有十万军队可供驱策,你有没有勇气说一个战字?就算勉强血气上涌决定征战,会不会是以卵击石?会不会和对方血拼?如果你侥幸胜了,怎能使自己的伤亡达到最小,保存实力,不被其他虎视眈眈的对方吞灭掉?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尚能保持头脑清醒,谋划战机,多方考虑,并能最终取胜,可以说“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奇迹,身为吴国领袖的孙权无疑是非常优秀的,难怪身为一代枭雄的曹操都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很多时候,人们的失败不是因为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自己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怎么还能奢望看到事情可能出现的转机?

危急时刻我们首先要做到镇静,以冷静的心态,随机应变,才能把危机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听到一声“咕咚来了”就随众慌乱,大失分寸,那不仅失去了一个成事者应有的风度,同时也失去了把握事情转机的能力。

如果,事情还没有转机,首先要做的就是“以静制动”,“静”并不意味着不动,在静的同时,形势在变化,机会也在转换。在紧急时刻,应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冷静地观察形势的变换,寻找最佳的出击时机。

如果观察到了危机中的漏洞,或者随着局势的变化,察觉到了生机,就应该凭着自己的敏锐和果断,突破危机,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够在急中生智,改变自己危险的处境。

危险时刻,镇定固然重要,然而急智更重要,沉着镇定可能是性格使然,急智却出于日常的积累。要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显示出镇定自若的大将之风,并且能够急中生智,可不是一日之功,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就锻炼自己有条不紊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