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决口的高超
宋代庆历8年(公元1048年)6月,我国华东一带暴雨成灾,黄河水位猛涨。十几天后,翻滚着黄沙浊浪的黄河水终于冲垮了澶州(今河南濮阳)的一段河堤。
“大水来了!大水来了!”老百姓们惊恐万分,可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对水灾能有什么办法呢。决了堤的黄河水吼叫着一直向北冲去,淹没了就要收割的庄稼,冲毁了村庄,直逼北宋的陪都北京(今河北的大名县),严重威胁着陪都北京的安全。
宋王朝面对这局面非常着急,派了三司度支副使(管理财政的高级官员)郭申锡去治理,想了不少办法,可决口怎么也堵不住。这时,有一位名叫高超的水工站了出来,出了个“三节下埽合龙法”的主意,竟成功地堵住了决口,使黄河水驯服地流回了故道。从此后,高超和他的治水之道也被后人传为美谈。
据《宋史》记载,庆历8年6月的一次决口共约850米宽(决口为557步,一步合1.55米),堵塞工程非常艰巨,决口很久没有堵上。原来堵口工程,先从两头同时筑堤,这时困难还不太大。随着工程的进展,两头距离越近,水流越急,到最后,把两头连接起来,叫做“合龙门”,这是堵口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工程最困难的地方。当时“合龙门”是用“埽”来堵塞。
“埽”是一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洪水做斗争中创造的一种堵河决口的器材,是用秸杆、土、石头等卷成的大圆捆,直径一般从一米到三四米不等,长度约100米。做法是把秫秸、树枝、苇草等铺很厚的一层,用碎石泥土做心,卷成一大捆,再用竹索紧紧地捆住。为了便于牵挽,打卷时,中间放若干比埽更长的心索,使两头都有牵绳。
郭申锡监管的这次堵口,只知搬用老办法,做成100米的长埽。但往往在“合龙门”的时候,由于水深流急,埽身太长,一放下去,便被洪水冲跑,连放几次都不成功。洪水依旧奔流着,在场的人都心急如焚,郭申锡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候,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利工人高超站了出来,他说:“埽身太长了,不容易把它压到底,起不到断流的作用,反而把绳索都拉断了。如果把60步(约合100米)的埽分为三节,每节长20步,彼此相互之间又用绳索连起来。先下第一节,当第一节压到底后,再下第二节,然后再下第三节,就能把‘龙口’锁住。”高超提出的这种分段作业的方法,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因为高超从实际出发,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才得出分段作业比一次作业优越的结论。
高超的方案提出后,有人说:“20步的埽,不能一下断水,分成三节,耗费更多,如不能堵住决口怎么办?”“高超很有信心地说:“第一节20步的埽下去后,水确实不会断,但水势已削弱一半,压第二节埽就省力多了。两节埽一下,水纵然没有断,也只不过是小漏罢了。下第三节埽时,就基本上等于平地施工了。这时候人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到第三节埽处置好了之后,前两节埽自然被浊泥淤塞,用不着多费人力了。”
高超提出的革新方案,道理讲得透彻,具体做法也交待得很清楚,使在场的人连连点头称是,非常佩服。但是,郭申锡这个老古板就是听不进去。他以为自己主管这一工作多年,又把持着水利大权,难道还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水工”?这面子岂不是过不去吗?他仍然死抱着已被实践证明了不能用的老办法,结果,不分节的长埽下水后又被急流冲断流走。这时,龙门不但没有合,反而越来越宽,水灾直逼陪都,朝廷也发了怒,一下子把郭申锡的职务给撤了。
那时在陪都做留守官的贾昌朝,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又很关心水利的人物。他听了高超的建议以后,心里暗自思量:“此举很有些道理,不妨试试。”他暗地派人到决口下游的地方去打捞被急流冲下来的长埽,回收了许多秸秆、竹索等材料。然后又组织了人马,按高超设计的方案实施,果不其然巧合龙门,顺利地堵住了决口,洪水被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