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心理,在适应中成长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从我们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别样的适应的旅程。崭新的世界,年代的更替;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同学和玩伴;不同的工作体验,不同的人际交往;新奇的婚姻生活,初为人父人母的角色更换……可以说,从降临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适应着周遭的变化。只是,在与不同的环境和人际相磨合的过程中,适应力的强弱,在各人的生活质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人,往往是一些心态平和,为人谦卑,不患得患失的人,这样的人不但更容易走向成功,而且生活得更加随性,更加开怀。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小和尚指着寺庙后一片荒凉的草地对老和尚说:“师父,您看,这片地光秃秃的真难看,咱们赶紧撒点草籽儿吧!”
老和尚赞同地说:“好啊!等下过一场雨,咱们随时都可以撒种子。”
过了几天,一场雨过去后,老和尚果真买了包草籽儿,叫小和尚去撒种子。
就在小和尚撒种子的时候,一阵风吹来,草籽儿飘向四面八方……小和尚着急地叫着:“糟了,大事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被风给吹走了!”
老和尚淡淡地对小和尚说:“嗯,没关系的。被风吹走的草籽儿多半是空的,即使撒在地上也发不了芽,随它们去吧。”
小和尚便继续撒草籽儿。可是,当他刚把种子撒完,便引来了一群麻雀。这下,小和尚又急了,“坏了,坏了!师父,草籽儿都让麻雀给吃了。这下可如何是好呀?”
老和尚安慰小和尚道:“别急。种子多,麻雀吃不完的,随便吧。”
播种当晚,忽然下了一场暴雨。第二天早上,小和尚急急忙忙跑到草地一看,又慌忙转身冲进禅房,高声嚷着:“师父,不好了!草籽儿都让雨水给冲走了,这下咱们可白费力气了!”
老和尚依然平静地说:“这有何关系呢?草籽儿被冲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发芽,随缘吧。”
就这样过了七八天,原本光秃秃的草地上一夜之间冒出了一片青翠可人的绿芽!原本没有撒种子的地方,也泛起了绿意。
小和尚见了,开心地手舞足蹈起来:“哎呀,居然发了这么多芽,长得这么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轻轻地笑着说:“随喜,随喜。”
不难看出,故事中的老和尚是有着较强适应能力的典范,对待事物和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能从理性的、积极的方面去看待,所以,才有了随缘自适的心性,显得更从容大度。而小和尚,也正是另一类人的代表:轻率、消极,得失心较重。这类人在对待新局面的时候,易惊、易恐、易怒,从而容易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他们对周遭的变化过于敏感、尖锐,一点小小的动静就能在他们的心河中荡起巨大的涟漪,以至于不能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他们择业交友的障碍。所以,练就一种强大的适应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所谓适应力,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调适能力,是一种潜能的存在。不管是在学习、工作中,或是在人际交往中,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这种潜能便能被激发,能自觉主动地疏导、减轻甚至消除这些问题和障碍,从而改善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有效防范不良行为的产生。适应力还有着更高级的功能,即促进人格的成熟,促成人们的相互沟通。一个心理调适能力较强的人,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中做到自觉、能动、有选择地改造和利用环境,使自己与所处的氛围相融。而那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则很容易被过去的生活束缚,或者对现状充满疑惧,对未来充满不安,很难拥有平衡的心态,从而搅乱了身心。
适应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也是成长的历程。每一次适应和突破,都是一个收获,一次成长。当我们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从容淡定,当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交替中随缘自适,当我们在优胜劣汰中不骄不躁,我们便是在适应中成长着,并拥有笑看云卷云舒的胸怀,便能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随遇而安。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泰勒·本·沙哈尔说:“那些成功的人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之一就是适应力。”人的适应力有强有弱,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有着较强适应力的人,更容易与命运和平共处,更少不满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