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拖延”这个时间窃贼
哈佛大学的教授经常会对学生们说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事业的成功,就不要拖延,要立即行动。如果你在梦想产生之后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
拖延其实就是缺乏对自我的管理,从情绪到时间。拖延症的人十分顽固,他们常常会想“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开始做。”可是他们却因此每天压力都很大,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来。
大部分的拖延者,感觉不到拖延带来的真正伤害和危险,他们总是能够赶在时间截止的最后一刻抢擂成功完成任务,既获得了工作的成功,也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看我多棒,我只用别人五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却取得了甚至比他人更好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3天就可以做完一件事,那么他在离截止日期还有6天的时候绝对不会着急,直到最后,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两天半,他才会急急忙忙地动工。时间上的紧迫和焦虑,往往会激发拖延者的斗志,让他短期内精神振奋,效率奇高。这会让他造成错觉,即自己仅仅在巨大的压力状态下,才涌现出做事情的状态,才会才思泉涌,事半功倍。潜意识里,“自己果然还是适合短周期、高压力的工作状态”的心理得到了强化,并且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产生相同的暗示。如此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拖延的症状亦会不断被强化。对于广大拖延者来说,他们一边背负着“不靠谱”的恶名,一边被自己的负罪感折磨。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办事经常拖延,不能迅速解决问题。有很多有利的机会都在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左思右想中失去了。因此,拖延是成功者最忌讳并且亟须改掉的恶习。
在世界花样滑冰史上,汉密尔顿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曾在1981年到1984年,连续四次获得世界冠军。而他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只是淡然地说:“我只是把握住了每一分每一秒,一旦确立目标和方向,我就会立即付诸行动。”
在这里,他没有讲到自己的天赋,没有过多地讲述自己的努力和刻苦,也没有讲述自己的坚强,成功的重点只有一点,那就是执行力,一种快速行动不拖延的执行力。汉密尔顿回忆说,在他年幼的时候,他总是看到自己的母亲非常刻苦地读书,当时她还是一名中学教师,不过却一直想要去大学任教,为此她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汉密尔顿非常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非要那么拼命地看书,明天看不行吗?母亲却意味深长地说:“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减少,因此一旦你准备行动,就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听了母亲的话,汉密尔顿受到很大的启发,他自己过去一直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运动员,可是却一直拖延计划,以至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此以后,他开始争分夺秒地练习和提高技术,并最终成为世界冠军,而他的母亲也如愿成为鲍林格林大学的副教授。
成功的人一定是具备时间观念的人。因此,我们不要总是幻想着得到结果,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分钟。要知道,任何成功都开始于这一刻,而“下一刻的成功”只是一个永久的梦想和幻念,人生拖延不起太多的明天,也没有多少个下一分钟值得等待。
拖延往往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因此,要想成功,就应该坚决果断,就应该有强大的自控力和自我要求,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付诸实施,要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哈佛心理学家的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很多人拖延的深层原因,是完美主义在作祟。所有事情都要达到完美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非要万事俱备才行。对此,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对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就足够好了,已经可以开始了。每当工作有一点进展都及时自我鼓励,告诉自己,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伟大的作家,诗人,艺术家都是断断续续完成他们的杰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也要坦然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对自己进行勉励。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图书馆里有这样的名言:“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这是哈佛大学的名誉学员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一句话。要彻底消灭“拖延”这个时间窃贼,就必须养成遇事马上做,日清日新的好习惯。总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只会虚度了美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