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贝克特——大器晚成的作家
萨缪尔·贝克特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萨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
出生年代:1906-1989
职称:作家、评论家等
国家:爱尔兰
个人情况: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孩提时,他并没有发现自己这方面的才能。后来在老师拉德莫斯·布朗的帮助下,他才进一步展现自己这方面的才华。
1928年至1930年,贝克特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语言讲师。1950年母亲去世,编辑和剧院老板发现了他作品中的双语天才,之后随着他的作品日渐出名,他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隐居状态之中。贝克特并不经常出国门,主要是1956年因参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过美国的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剧去过德国。此后他便隐居巴黎,只是通过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196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称赞他的作品“以新的小说和戏剧的形式使作者在现代人的窘迫中获得如此的荣耀”。获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他的主要剧本包括《等待戈多》、《终局》、《哑剧I》、《最后一局》、《最后一盘磁带》、《尸骸》、《哑剧II》、《呵,美好的日于》、《歌词和乐谱》、《卡斯康多》、《喜剧》、电视剧《迪斯·乔》等。
萨缪尔·贝克特成功故事——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
有了希望,我们心里会痒痒;没有希望,我们的心里还是会痒痒。
——萨缪尔·贝克特
萨缪尔·贝克特于1906年4月13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从事土地测量工作,母亲则是个护士,两人均是新教信徒。贝克特的童年并不快乐。他学生时代游历巴黎,1928年对于贝克特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一年他去了巴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教师并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人,詹姆斯·乔伊斯。之后贝克特成了乔易斯的助手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他的一些早期作品。
1931年的冬天,辞去了所有工作的贝克特开始专心于写作。可不久父亲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与母亲的关系也进一步地恶化。为此他的精神一度抑郁,后来不得不去了伦敦,在那里接受了心理治疗。治疗后的贝克特再次回到了法国并定居了下来。可是一切并不顺利,某天在巴黎街上散步的贝克特被人刺伤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住院期间,他的好友苏珊娜一直来医院照顾他,两人由此互生好感并结为夫妇。不久二战爆发了,1940年巴黎沦陷于纳粹之手。贝克特也加入了法兰西人民对纳粹的抵抗运动之中。1942年贝克特所在的部队被人出卖了,他和妻子苏珊娜只得一路徒步逃往法国南部。之后的日子他们一直被迫生活在卢西隆村庄直到战争的结束。
萨缪尔·贝克特是一个现代型的隐士,他在巴黎圣雅各大道的寓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确实喜欢宁静、孤独和沉默。1936年,在旅居德国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独处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他常常踽踽独行于柏林宽阔的蒂尔加腾公园,久久不肯离去。他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太崇尚独处了。”事实上,蒂尔加腾公园确实是太大了,即便是在今天,任何置身于其中的人都会有一种独处的感觉。当然,贝克特并不是为了独处而独处。他知道,沉默和独处对他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已经深陷于那种友好的黑暗中”,这是他全身心地投入于创作那一篇出奇的凝重又颇具创意的散文作品——《怎么回事》时的真实写照。当时,他正在法国于西的一个偏僻、宁静的乡间小屋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屋周围是一堵高高的、丑陋的、灰色的、令人生畏的煤渣砖砌成的墙。有了这堵墙,就不怕路人的窥视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限制了他的视野。他最痛恨别人窥视自己的私生活,这堵墙就是一个明证。
萨缪尔·贝克特是位“以自己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力,超群出众的艺术想象力和不同凡响的创新精神,将自己对生存的感受通过艺术形式传达给读者和观众”的伟大的小说家兼戏剧作家。1953年,他的剧本《等待弋多》的演出,使他成为著名作家,但他仍过着隐居生活。之后,他还写不少“荒诞派”剧作;如《最后一局》、《哑剧》、《最后盘录音带》、《啊,美好的日子》、《卡斯康多》和《喜剧》等。这些剧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荒诞派”代表之作的烙印。
他的作品对人类生活的状况充满着浓郁的悲观主义情绪。他通过荒诞诙谐这一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他的戏剧向来以晦涩难懂与形式创新而出名。
教育启迪
塞缪尔·贝克特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孤独,他在孤独中寻求精神。他渴望精神,他曾对作者兼翻译者帕特里克·布尔斯说:“我们的时代欠缺的就是精神。人们不再和自己精神交流了。然而,真正重要的就是精神。”感受孤独!
塞缪尔·贝克特的文学生涯以及面对虚无所展现出的个人的力量,实践了他的三部曲中最后的一段话:“一定要走下去,我走不动了,我还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