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门缝儿学舞的莫德格玛

钻门缝儿学舞的莫德格玛

莫德格玛是我国蒙古族的舞蹈家。她出生在内蒙古草原上一个贫困牧民家庭。因此,在她4岁的时候,就被人要走了,从此跟着养母过着悲惨的生活。

不久以后,莫德格玛开始了她的放羊生涯。解放后,她终于回到了亲生母亲身边,从一个放羊女变成了小学生。四年级时,有人发现她有文艺天赋,她被选为学生会文艺部长。

有一天,内蒙古歌舞团来了两个招考学员的老师,他们从莫德格玛简单的表演动作中认准了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赋,就这样,她开始了舞蹈生涯。来自牧区的她接收着多方面的教育。但在所有课程里,她最喜欢舞蹈课,但是一天只有两节,其他时间要学别的,她感到不满足。

于是,莫德格玛去找班主任乌云老师。乌云老师说:“以后要分班,你喜欢什么呢?”

“我是个蒙古人,我要学蒙古舞。”莫德格玛毫不犹豫地说。

乌云老师满意地笑了,接着又开导她:“你以为除了跳舞就不学别的了?你还应该学文学、音乐和美术。”

清晨3时,万物沉睡,莫德格玛就已经起床了。她摸索着穿衣下地,悄悄地奔向排练室。排练室是上锁的,对开的弹簧门被一条铁链牢牢锁着,可是,有心的她早就发现将门错开缝儿,她那瘦小的身体就可以钻进去。

偌大的排练室是她一个人的天地,她忘我地练习,压腿、下腰,空旷的排练室响起轻、重、缓、疾的动作声。后来,排练室的老师发现了莫德格玛练舞的“秘密”。从此,每当提起她时,老师总会说:“就那个钻门缝儿的小蒙古!”

6个月的学员生活结束了,领导根据莫德格玛的成绩和条件,将她分到了舞蹈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有机会她就主动“顶工”,不到半年她就学会了10多种不同风格的舞蹈。

在1957年的夏天,舞蹈队组织小分队到牧区慰问的时候,莫德格玛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了。随后,她又投入到《大盅碗》的排练中。虽然《大盅碗》的演出次数不多,却为她以后的成名作《盅碗舞》奠定了基础。

1959年11月,莫德格玛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独唱、独舞、独奏汇演。从出场的蹲弓步开始,《盅碗舞》不仅以崭新的内容、独具特色的动作和技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莫德格玛的演出得到了乌兰夫等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1961年秋天,陈毅莅临内蒙古视察的时候看了莫德格玛表演的《盅碗舞》,连连夸奖:“这个蒙古族小姑娘跳得好,有味道!”节目演完后,陈毅问莫德格玛:“会看报吗?”

莫德格玛说:“好多字不认识。”

陈毅又问:“会说汉语吗?”

莫德格玛说:“会。”

陈毅又问:“会写名字吗?”问完,陈毅哈哈大笑。

《盅碗舞》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莫德格玛的名字也传到了北京,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不久,莫德格玛被调到了刚组建的东方歌舞团。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莫德格玛优美的舞姿轰动了芬兰赫尔辛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963年底,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前往法国巴黎进行演出,她的《盅碗舞》又一次倾倒了法国观众。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演出。

每到一处,莫德格玛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美。演出归来,陈毅在上海锦江饭店接见中国艺术团演职人员时,对莫德格玛说:“我得到了消息,你轰动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