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又没钱了
——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看幼儿理财教育
作者简介
王柯楠: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共党员。曾担任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社联技能部部长,曾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两次专业二等奖学金,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第二课堂积极分子”“优秀部长”称号,曾在校书签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校“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暨校园戏剧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曾是吉林师范大学“课前十分钟演讲小先生”。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
2016年11月11日24时,北京水立方媒体大厅,实时直播着双十一战报的大屏幕上的数字最终定格在了91,217,017,615。这意味着淘宝第七个“双十一”一天内的交易额站到了超过900亿元的维度上。而仅在2009年,双十一的起点是5000万元,七年间增长了1823倍。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挥霍了多少?
在众多网购大军中,我们作为最接近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自然是最强大的一支。那我想问问大家,双十一购买的东西在现在应该都先后拿到手了,可能有生活必需品但也不乏高档奢侈品,但是当你拿到它时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真的需要它吗?我们买的到底是需要,还是仅仅是双十一折扣促销跟风觉得不买点东西就是吃亏的心理呢?
这个月又没钱了!这是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一年12个月,恐怕我们会说上12次。那么我们的钱到底花在哪了呢?除了基本的生活所需,我们的非理性消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情消费。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平时难免有一些社交活动,比如说生日聚会、朋友造访、寝室聚餐、班级联欢等,根据一份大学生人情消费调查问卷表示:这些消费占去了我们生活消费的30%以上的开销。聚餐交流感情固然好,但是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人情消费”,投入大量精力的应酬显然不是我们的“主业”。“打肿脸充胖子”式的攀比表面上看是拉近了同学间的关系,殊不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好朋友间的交往,不一定非要建立在高消费的物质基础之上。日后给双方带来的“财政赤字”、生活紧张和心理失衡,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2.恋爱消费。大学时期正是渴望浪漫的人生阶段,在卿卿我我、小情小调的同时不会去过多考虑恋爱资金的来源问题。但是呢,为了想说爱你不“便宜”。某高校一男生列出了自己每月的“爱情消费”清单:和女朋友每周下馆子“改善生活”,一般一顿饭要50元,每周一次每月就要200元。每月电话费还要200元。周末两人出去玩,即使看场电影也要20元,要是女友看上什么心仪的衣服或饰物,还要买下来。这样,一个月仅“爱情消费”至少也要七八百元。据调查,90%的大学生恋爱资金是从生活费中列支的,也有少部分人用的是勤工助学、参加社会活动等额外收入。
3.奢侈消费。“我为名牌狂”“女孩子得不惜代价打扮自己”,这是大学生小刘的口头禅。据其同学小黄透露,有时为了追求名牌和与众不同的款式,她经常在网上购买衣服。打开小刘的挎包,里面的化妆品让人大开眼界:兰蔻的睫毛膏、唇线笔、香奈儿的口红、迪奥的香水……应有尽有,这一套“行头”少说也要近千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嘲讽那些“为食而生存”的人。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不时会闪现出一种“新新人类”,他们不仅吃得很讲究,而且上身耐克、下身阿迪、脚踩新百伦、手拿苹果6,一个月动辄三四千的生活费,俨然一位土大款。可是这些追求名牌的行为习惯真的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吗?
这么多非理性消费导致了我们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而不理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消费经验,自理能力差,虚荣心强,追求时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对我们的消费缺乏监督。但是细细想来,根本原因是我所说的这些原因吗?并不是,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从小就缺乏对金钱的教育才导致了我们现在缺乏理财规划。
所以,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理财教育。
据我对我身边同学和朋友的了解,每月花销记账单的同学几乎没有。我们对自己每个月的开销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反思,这足以证明我们这一代人缺乏消费理财意识。现在我们国家的现状是学校理财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家庭的理财教育仍然严重缺乏。举一个例子来说:最有效的家庭理财教育媒介——压岁钱。我们的压岁钱,每一年春节从长辈那里得来的压岁钱都会被父母一句:“你还太小,我帮你存着。”被迫上交。那我们现在长这么大了,你见到你的压岁钱了吗?反正我是没有。
有研究表示:5~12岁是理财教育的关键期。所以说:理财教育,当从幼儿抓起。
儿童最初无法了解金钱的意义与价值,但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需要有所认知。如果父母不解释,孩子必定会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向父母要,就一定会得到。如果父母有求必应,那么孩子将来势必会需索无度。
在现在呢,幼儿理财教育在学校中日益得到重视,在现在的幼儿园里,会专门设置这样一个角落区域被称为“金钱角”。摆放着孩子们动手制作的钱币,以及一些废旧的日常生活学习用品,老师们会带幼儿进行买卖金钱交易的模拟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钱币,让他们了解钱能做些什么。在游戏的过程中把合理用钱的观念无形地渗透给他们。一方面让孩子们意识到必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换取一定的钱,体会赚钱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培养他们的节俭习惯。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正确的消费观以及金钱观。
就我们缺乏的家庭理财教育,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英国:理性消费,精打细算。
英国人的理财观念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要把这一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5岁到7岁的儿童需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等孩子到了16岁左右,不论是家长或是学校,至少要教会孩子使用一种以上的金融工具,同时会为自己制订储备计划和消费预算。据报道,英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儿童在银行里有自己的账户,用于储备和管理自己的打工收入与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
美国:要花钱,打工去。
美国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地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他们有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在家中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可以有哪些适当的做法呢?其实可以从零用钱入手。
在开始实施零用钱制度之前,先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同。
在合同中父母给孩子一个许诺要向孩子保证每周的某一天会给他零用钱。并一定要遵守承诺。在此基础上父母也要向孩子要一个保证:就是他必须同意把零用钱的一部分攒起来并在每个月月末把攒出来的钱存到银行,还可以做零用钱跟踪记录确保孩子没有破坏规则。然后呢就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零用钱计划实施下去,孩子们会期盼向领工资一样开心地拿到零用钱。但是要切记一点别把零用钱和家务或成绩搅在一起,我们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非常纯粹,只是为了教给他一些有用的理财知识,以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
就像这样,一些简简单的小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树立良好的金钱观以及消费观,达到理想的效果。那现在的我们呢。我们作为和平时代的大学生,你是否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已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忘记那些属于我们的民族之本呢?重拾节俭的优良美德,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当你在寝室无禁止地刷淘宝、逛天猫的时候,是否想过用这个时间给爸妈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和他们说一说你的大学生活呢?一篇文章很短,我只希望我的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值得反思的东西,从而使我们真正地改变。
☆教师点评:徐海波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用才也需要智慧。本篇以双十一期间淘宝的交易额较七年前增长了1823倍这个事件来引入,直接提出疑问,引发大家的思考:作为网购大军的大学生群体,在双十一期间疯狂购物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商品的实际利用价值有多少,有没有很多是盲目跟风的行为?作者提出了自己总结的非理性消费的种类和原因,进一步引出了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幼儿的5~12岁是理财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却普遍缺乏,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例如:将家务活同零用钱联系起来这样的奖惩制度就是不合适的。同时作者通过普及国外理财教育的资料,在与我国对比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全篇思路清晰明了,引人深思,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有关理财教育的文章。
教师简介:徐海波,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