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赢一个不想争的人

007 没人能赢一个不想争的人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占据中原,他很注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当时,太子是曹操的二儿子曹丕,但曹操却更喜欢文采过人、名动天下的曹植。曹丕很慌张,害怕父亲换掉自己,曹丕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说:“您不要慌张,也不要和曹植竞争,只要做好您自己的事,显示出您的品德和气量就可以了。”曹丕依言而行。

一次曹操即将出征,曹植抓紧机会朗诵自己歌颂父亲的文章,曹操听了很欢喜。再看曹丕,只见他突然流下眼泪,跪在地上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亲自出征,作为儿子的我真是担心。”满朝大臣都为曹丕的孝顺而感动。大家都夸曹丕恪守太子本分,不炫耀不争名,是最佳的太子人选。曹操再三权衡,也认为曹丕的心胸更适合做一国之君。最后,曹丕坐稳了太子的位子,并在曹操死后当了魏国皇帝。

三国时,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说起。人们说到的不仅仅是曹丕后来对曹植的迫害,还有开始的时候曹丕妥善应对的策略;也不仅仅是对曹植的同情和惋惜,还有从曹植的故事里吸取的教训。从曹植的角度来看,他有才华,深受曹操的喜爱,有一批拥护自己的大臣。倘若他能收敛锋芒,一门心思恪守儿子的本分,多多立下功劳,而不是锋芒毕露,就不会让曹操否定他,还惹怒了哥哥,导致他即位后的报复行动。

争与不争的确是个难题,很多时候,不争的人就是大争,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不争的人能把精力集中在事业本身,而不是细枝末节。他们全神贯注地想着自己如何能做得更好,而不是如何达到目的。可以说,不争之人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淳厚,最后终于水到渠成。

做事的时候,睿智的人想到的不是与别人争,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否可以做好。何必管他人如何?他要争自去争,最后的胜利属于那个做得更好的人。任何时候,做事的比说事的人收获更多,有人机关算尽,就有人坐享其成。

在一座过街天桥下,有一位拉二胡的老人,他每天坐在天桥下拉着二胡,过往的人都会被那美好的音乐吸引,听完一段再继续赶路。这位老人并不是卖艺的,他只是喜欢音乐,想要找个地方和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经常有人来天桥下找老人求教。有一次,天桥上的小摊贩好奇,拉住一个求教者问:“这个老头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找他学习?”那人说:“他可不简单,以前是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放眼全国,有他这种造诣的人没几个!”

“这样的人,怎么会坐在天桥下?”小摊贩惊讶地问。

“这就是我们最佩服他的地方,对他来说,不论在天桥下也好,在外国总统面前也好,他都是一个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淡泊的人具有真正的胜利者的风度。只有具有足够底气的人才能如故事中的老人那样,坐在任何一个演出场所,面对任何一位观众,面不改色,一视同仁。他的眼里只有艺术,他愿意真诚地与听到的人进行交流,也只有这样的人,能传达艺术的真谛,感动每一个听众。大师风范不是官方授予,而是口耳相传,见到的人为之折服,钦佩不已。

淡泊的人身上有怡然自得的生活感,他们看上去从不与人争竞,也不会和人发生冲突和口角,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脾气,却认为很多事根本不值得一争,自己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完善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过程中的快乐,这种态度常常令旁人感叹不已,这是一种境界,常人不可能达到。

淡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只要有足够的智慧看穿得失,少一些贪婪,不要处处与人争执,一心一意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强求结果,就是一种淡泊。人生短暂,难得的是平和的心境与幸福的心情。做一个睿智而淡泊的人,才能享受更多世间风景,拈花而笑,坐看细水长流、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