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烦恼来源于想象

001 大多数烦恼来源于想象

一个青年坐在村口不住地叹气,有人经过问道:“你为何长吁短叹?”

“我叹世事无常,人生不如意之事良多。我本是一书生,十年寒窗之下,只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谁知近日我朝战事不断,村里的男子都将应征入伍。”

此人听罢,劝道:“世人寒窗苦读,不过为一朝功名,战场之上依然能取得功名。”

“可是,我就要远离家乡。”青年说。

“远离家乡,也许赴塞外,也许戍北海,也许你被派到战事不紧的北海。”他说。

“那如果我被派到塞外苦寒之地呢?”青年问。

“塞外苦寒,亦可陶冶情怀,增长见闻。”此人又说。

“可是,如果我上了战场,刀剑无眼,死于战场怎么办?”青年说。

“死于战场,便归于大道,从此无知无觉,再也不必惊惧,所以施主无须烦恼。”

青年听罢,深以为然,果然放下心中重担。

人总是习惯为命运担忧,从眼前一事就能想起万千烦恼,没个了断。故事里的书生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却不能在不如意中看到机会,一味认为自己时运不济,这种太过笃定的念头可称之为“痴”,也可叫作“执”。对一件事、一个想法太过坚持,就会把路越走越窄,再也不能心宽明理。可世间诸事纷纭,若不能心宽以待,怎能有豁达与舒畅的心境?

什么是明理?在古代,“道理”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道”,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事物遵循的深层法则;“理”,则是那些表面现象。到了现代,“理”的意思越来越宽泛。“明理”,既是知晓事理,也是通情达理。故事中的劝慰者既知“道”也明“理”,他看事物不只看表象,还会推出前因后果,一旦看得明白,就不会有那么多担心——路在脚下,有时间担心,不如赶快赶路,寻找机遇才是正题。

有什么事值得人们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不过贪嗔怨怒,贪念让人迷失心智,不懂知足;嗔怒让人肝火上升,伤神伤身;怨恨让人心生恶意,害人害己……人生的烦恼不过这些,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执念。执念一产生,便如种子植在心中,随着年岁枝繁叶茂,难以根除,甚至会被某些人视为生命意义之所在,忘记生命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

古时候,有个官员担任要职,每天衙门里的大事小情如乱麻一样,让他心烦意乱。不但公事操劳,家里一个正妻、一个小妾、五个儿女常常争吵,也让他心力交瘁。这一天,他独自骑马到城外散心。看到绿草丛边有个牧童正在吹笛子。官员坐下来与那个牧童交谈,他对牧童说:“我真羡慕你,你只要放放羊,吹吹笛子,就能很快乐。”

牧童问:“谁不是这样呢?难道你不是?”

官员说:“我不是,我就算来到草地上,吹着笛子,心里也想着烦心事,不能解脱。”

牧童说:“那么,难道这些烦心事是绳子,能绑住你的手脚吗?”

官员说:“它们当然不是绳子,不能绑住我。”

牧童说:“既然它们不能绑住你,你为什么不能解脱?”

官员静默不语,继而大悟。

世间烦恼并不是绳索,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被它捆住,不知是烦恼缠人,还是人抓着烦恼不放。烦恼也常常有美丽的外衣,比如娇美的容貌,比如殷富的家境,比如人尽皆知的名声。人们得到它,也要收下它负面的部分,越到后来,越是看到负面的部分,以致自己心烦意乱。倘若人们能够明白事理,客观地看待世间一切,至少不会为了事物的负面因素而烦心。

明理的人心宽,对人对事看得开。在享受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不知道福祸相倚,今日的舒坦也许意味着明日的苦难,但他们不会为了明日的烦忧干扰今日的快乐。不论祸福,他们担得起,不论喜悲,他们放得下。在他们看来,“痴”固然重要,该洒脱的时候也要洒脱,该放下的时候仍然紧紧握着,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用心于生活,不可过痴过执。我们追求的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对一个“点”锲而不舍,那不过是陷进去,再也拔不出来。生命有限,要体会的事太多太多,心宽的人才能容纳人生更多的风雨。世事无常,做个明理的人,便可于纷乱中觅得清净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