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有度,劳逸结合

勤奋有度,劳逸结合

勤奋,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求知的动力。凡是学有所长的人,大都懂得一些勤奋得真知的道理。勤奋固然是人们做事所必需的,但是勤奋也要得法,要注意不损害健康。

任何事物都有个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勤奋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虽勤奋却不得法,或勤奋过度了,即使他能学到知识,也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垮。孔子认为,颜回是个“勤奋好学”的“不惰者”,他与孔子“言终日”而不休息,为人也很聪明,能“闻一而知十”。但颜回的身体很虚弱,才29岁头发就都白了,到了31岁他就“不幸短命死矣”,因此没有留下什么著述。这实在是很可惜。

唐朝最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自己:“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可见,“物到极时终必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一味的勤奋并不可取,勤奋的人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松和休息。这是人之用脑规律的需要,也是经过科学试验证实的。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他把智力和学习水平都非常相似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记忆同样难度的单词,等他们记熟之后,让一组学生休息五分钟,让另一组学生继续用脑思考别的难题,然后再让他们同时默写单词。结果,休息过的一组学生的默写成绩比没有休息过的一组学生的成绩要高出28%。

许多勤奋的人都很注意休息、强身健体,这样才能使他们自己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为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孔子身通六艺,是他所在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学者,而且他的身体很好,是个有名的“大力士”,《列子》和《淮南子》两书中说孔子能力举城关门闸,能疾跑追逐野兔。孔子教育学生,其中有射箭和驾兵车的项目。孔子终年70余岁,这在古代是超过了“古稀之年”的。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从少年时代起,不仅发奋刻苦读书,而且特别爱好舞剑,经常与友人“倚松论剑”,他还写下了“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的句。陆游活了85岁,写诗9000多首,成为我国自古以来最多产的诗人之一。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酷爱体育,67岁时还被选为俄国自行车俱乐部的名誉主席。他有时写作累了,还到厂房里去干些力气活,使自己忘记疲劳。托尔斯泰终年82岁,他常说:“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爱因斯坦任教荷兰莱顿大学时,已是中年,他在紧张的劳动之余,还不时和他的同道埃伦菲斯特一起演奏名曲,用音乐洗刷他们头脑的疲劳。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十分注意锻炼身体,据《伟人与体育》一书介绍,他们都很喜欢游泳、划船、击剑、漫游、旅行等。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是这样,人们越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在勤奋的同时注意休息,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