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焦虑,先了解自己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否焦虑,怎么焦虑,然后才能有具体而有效的办法去应对。
很多人只是有焦虑的感觉,但不能确切地了解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对劲。对他们来说,焦虑就像顶在头上的一片乌云,挥不去、抹不掉、够不着、逃不掉,所以会觉得暗无天日,不知何时是尽头,因而感到沮丧、无助和无力。
当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定位焦虑,我们就知道如何判断,从哪儿入手解决焦虑,哪些情况可以自己处理,哪些情况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不管什么类型的焦虑,一般都会有身心或行为的表现。你可以根据下列清单,对自己的焦虑有进一步的清晰了解。特别是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仔细地体会一下,自己的焦虑都包含了哪些成分。
美国心理学家Susan M.Orsillo和Lizabeth Roemer在他们合著的The Mindful way Through Anxiety(《正念力打败焦虑》)中提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焦虑。
1.思想层面
a.担心未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比如,“单身一辈子,孤独终老怎么办”“考试考不好怎么办”“老公出轨了怎么办”“孩子将来没出息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上厕所时染上细菌怎么办”“生不了孩子怎么办”“在公众场合惊恐发作怎么办”,等等。
b.反刍已经发生的事:比如,“我怎么能那么做呢”“大家肯定会很讨厌我或不喜欢我了”“我要是不那样对待我的爱人、孩子就好了”“我老板肯定对我很失望”,等等。
c.危险的想法:“我会疯的”“我要发心脏病了”“我要是这么做会有危险”。
d.批评指责自己:“我什么都不行”“我真是个蠢货”“我是个干什么都拖延的人”。
2.身体层面——观察自己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
a.心慌;b.头晕目眩;c.出汗;d.呼吸急促;e.浑身发抖;f.口干;g.胃部不适;h.肩颈酸痛紧张;i.头疼;j.不安;k.胸闷;l.尿频、尿急;其他。
3.情绪层面——观察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否交混而来
我们焦虑时,一般不只伴随一种情绪,而是几种情绪交叉出现。比如愤怒、悲伤、震惊、厌恶、羞愧等。
4.行为层面——观察自己行为有哪些失常
a.重复性的行为或习惯:比如,咬指甲,抖腿,摆弄头发。
b.回避或逃离的行为:比如,拒绝邀请,找借口取消参加社会活动;让别人帮你打电话;为了躲开一座桥、隧道,或一个地方而绕远道;或者,焦虑时用特殊的仪式、动作或东西,以辟邪的名义避之。
c.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比如,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看电视,买东西。
d.企图占上风保护自己的行为:比如,强势与人交流,威胁他人,显示权威,表达愤怒等。
焦虑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上的症状和表现。但总体来说,如果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人的关系,可以试用本书中分享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