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与自我欺骗,都需要消耗精力

01 否认与自我欺骗,都需要消耗精力

你有听过这句话吗?人类是自我欺骗大师,总是欺骗自己去相信错误的,而却拒绝相信真相。这不是刻意讥笑,也并非言过其实。像所有的生命系统一样,人类已经进化出多种机制来抵御生存与躯体完整性的威胁,心理防御就是其一。

所谓心理防御,就是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谎。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得以将那些无法接受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它就是一种较为隐秘的心理防御策略。按照费斯汀格的说法: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中,可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求而不得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重新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我们必须想办法去降低目标的诱惑性,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狐狸,它本以为自己有能力摘到葡萄,结果却大失所望。在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它的心理产生了失衡,为了解决这种失衡,它采取了自我安慰的方式:葡萄是酸的,没摘到也不可惜。

我们对自己撒谎,是因为害怕真相,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去承认事实,并处理随之而来的结果。于是,自我欺骗就成了最好的遮挡牌。然而,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也无法改变现状,令人不悦的现实并不会因为我们将其挡在意识之外就自行消失。

否认和自我欺骗如同一针麻醉剂,让我们暂时不必承受真相带来的痛苦,但它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美化自己,为自己的现实行为找各种理由。换句话说,就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克服“认知失调”,即自己认为自己(或事实)是这样的,然而现实行为折射出的自己(或事实)却是相反的。

M刚刚过完40岁生日,可她却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真实年龄,也排斥别人跟自己谈论这一话题。她一直坚信自己看起来至多三十岁,为了突显“少女感”,她很少买成熟干练的女装,而更热衷于色彩亮丽、款式修身的少女装,每天早上要花一个多小时来化妆,用厚重的粉底和浓浓的眼线来掩盖微小的瑕疵与细纹,就连说话有时还要刻意地装一下“年轻”……她只在意别人看她是否年轻,其他的一概不感兴趣。可也是这件最在意的事,经常让她陷入负向情绪的困扰中。

精力锦囊

否认和自我欺骗如同一针麻醉剂,让我们暂时不必承受真相带来的痛苦,但它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美化自己,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克服“认知失调”。

没有人能阻挡年岁的增长,衰老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如果不肯承认这个事实,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自我欺骗与逃避上,完全是徒劳。女人的美不只是一张年轻的脸庞,与其苦苦抓着无法逆转的年龄不放,不如增加个人涵养、充实内在的才学,好好规划后半生的时间,创造更加丰盈的生命体验。

自我欺骗与逃避,无法带我们迈向新的开始,只会让生活在原地打转。就算不去看、不承认那些事实,事情也不会如想象得那样发展。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承认现实,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减少认知失调。

我们以减肥这件事为例:你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标准体重,因此开始了减肥计划,决定少吃高热量的食物。然而,当朋友约你一起喝下午茶,并将一份蛋糕递到你面前时,你忍不住吃了一大块。这个时候,你想要减肥的态度和你吃了高热量食物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你可能会安慰自己说:偶尔吃一次没事,应该没事,脂肪也不是一天涨上去的。但是,这种偶尔的次数多了,减肥的计划通常也就失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换而言之,要如何正确地应对认知失调呢?

·方法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掉甜品的态度,让它与你之前的行为保持一致。你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我真的很喜欢甜品,我并不想真正地戒掉它。承认事实,告诉自己情况就是这样,便不用再背负更多的心理压力;倘若非要忍痛割爱,一旦发生上述的情况,就很容易产生自责、懊悔的情绪,这是很消耗心力的选择。当你不去抗拒甜品,而是把关注点放在“量”上时,你会发现更容易保持少摄入甜品的行为。

·方法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比如,甜品能够给我带来满足感,享受甜品的时候,会有一丝幸福流过心间。

·方法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比如,享受生活与美食带来的愉悦与幸福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比用强制性的节食来减肥更重要。

·方法4:改变行为

让自己的行为与态度之间不再有冲突。比如,我要计算清楚自己的基础代谢,清晰地记录自己所吃的每一份食物(包括甜品),保证所摄入的热量不超过基础代谢。如果热量摄入稍高的话,可借助运动的方式将其消耗掉。

当我们不再否认和自我欺骗时,大量的精力就得到了释放。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精力,去完成一些可以看得见的改变,而不再为掩饰和逃避分心分神、无谓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