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克制自己
——培养孩子强大的自制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不是做小动作,就是窃窃私语;一回到家就看电视,一写作业就坐立不安;课外作业马虎了事,甚至时常打折扣;喜欢吃零食,乱花零花钱……说到底,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其实,孩子的自制力与我们所要阐述的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度自制的孩子往往更能克服自己的玩心,认真学习。事实上,我们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是连贯的,自制力提升了,专注力也就有了,不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那就是从“他制”到“自制”。孩子养成了一定的自制力,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曾做过这么一项实验。
一天,他来到一所幼儿园,挑选出了某个班级的所有四岁的小朋友,然后,发给他们每个人一块软糖,并告诉他们,他有点事,大约二十分钟就会回来,如果谁能再他回来前还保存着这块软糖,那么,谁就能获得第二块软糖,而假若谁做不到,自然就没有。
结果,如沃尔特·米切尔所预料的,有些孩子很馋,就吃掉了这块糖,而有的孩子为了得到第二块糖,便坚持了二十分钟。为此,沃尔特·米切尔记下了这些孩子的名字,并对他们做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等到他们高中毕业后,米切尔发现,原先那些坚持了二十多分钟的孩子有这样一些更为优秀的表现: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更独立、积极、可靠,能够很好地应对挫折,遇到困难不会手足无措和退缩。而那些没能坚持的孩子长大后大部分都表现出退缩羞怯、经不起挫折失败、好妒嫉、脾气急躁。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在学习成绩上也有显著的差异,前一种孩子的学习成绩远远要好于后一种孩子的成绩!
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孩子的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未来。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制力呢?
1.培养孩子多看书、多思考的习惯
读书和思考是培养孩子安静的性格和强大的自制力的必备方法,不过,让孩子爱上读书并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做到,这需要长时间的修养和熏陶。我们父母也要在平时多阅读,培养全家安静读书的氛围。
2.制订目标,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孩子的自制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自制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孩子下了决心就能获得的。
拿学习来说,在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过程中,他如果决定从明天起好好学习,要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那么,他很可能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气馁,而如果你先给他定一个较为合理的目标,比如,他可以在第一周时每天学习1个小时,少玩15分钟;倘若做到这一点的话,第二周每天学习1个半小时,少玩20分钟;再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每天学习2个小时,少玩30分钟。慢慢地,他便会发现,自觉地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自制力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任何坏习惯的改变或好习惯的形成都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3.必要时要使用强制的方法来约束孩子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习惯总是养不成,比如,便后洗手、饭前饭后洗手等,你只是简单地提醒几次,孩子可能还是会忘记,对此,你不妨经常叮嘱孩子,这样,他就能记住了。要知道,“强制出习惯”是个不折不扣的真理!可见,在养成好习惯,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父母的强制作用进行约束。
4.父母需要以身作则
如果你是一个自制力差的家长,你又怎么能奢望你的孩子自制力强呢?因此,你必须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在举止、谈吐和生活习惯方面都为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力也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也是有极限的。事实上,那些冠军运动员、获得非凡成功的生意人以及诺贝尔奖科学家,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也不会对自己太过苛刻,他们也允许自己偶尔偷偷懒,允许自己犯错误。虽然他们在为一些远大的目标而奋斗,但是他们也能够容忍有时不能达成这些目标时的挫折和失望。他们知道自己能够继续努力、改善工作。同样,我们训练孩子的自制力,也不可太过苛刻,孩子做不到反而会丧失自信心,给孩子一定的弹性空间,才能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