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定律——巧用感情打动内心

非理性定律——巧用感情打动内心

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的心和降落伞一样,必须是开的才有用。”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首先必须使对方敞开心扉,才可能做到零距离沟通。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共鸣是指人在与自己一致的外在思想情感或其他刺激影响下而产生情状相同、内容一致、倾向同构的心理活动。

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话不投机,不能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就难以消除人们之间的对立情绪,也就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和你有心理隔阂,自然不愿听你说话、不愿和你亲近,这也就失去了社交的意义。在日常的交往中,很难一开始就产生共鸣,往往必须先引发对方与你交谈的兴趣,让彼此更加了解,才能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赢得他人的亲近感。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章讲述了左师公触龙说服赵太后同意以自己的小儿子作为人质的故事。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一定要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的要求,赵太后大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见了太后并不直接谏言,只问些太后身体可好、吃得怎样、自己怎样运动保养等老年人关心的话题,引发太后交谈的兴趣,缓解气氛,然后又语气一转,提出为自己的小儿子谋差事,说出自己偏爱小儿子比女人还要厉害的事情,引起赵太后的心理共鸣,然后故意说赵太后偏爱自己的大女儿因为“为之计长远”,最后才提出如果长安君没有为国建立功勋就会在赵国站不住脚,让太后思虑之后终于同意了他的意见。

苏格拉底曾经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同,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这位触龙先生能够把位高权重的太后从愤怒说到颜色稍缓再说到心悦诚服,其讲话令人喜悦的功力可见一斑。

他引起心理共鸣的方法分为四个阶段:导入阶段,寻找感兴趣的共同话题,触龙面对怒气冲冲的赵太后首先避其锋芒,对“质子”问题只字不提,而选择了安全的饮食起居等太后感兴趣的话题来缓解紧张气氛,使得太后“色少解”。

转接阶段,谈话不仅仅是为了聊天,要达到最后的目的就一定要慢慢转入话题。这种转入方式一定要缓慢,为人所不觉,否则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融洽的气氛就破坏了。触龙选择了大话家常,说“爱子”,为自己最小的孩子安排一个位置,既合情合理又引起了赵太后的情感共鸣,然后说起赵太后哺养长安君、持燕后踵哭泣、祭祀必祈祷的种种情形,无形中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正题阶段,即晓之以理为了达到最后的说服目的。触龙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讲出了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考虑长远一些,让孩子有立身之本,而不能仅仅依靠权势和父母的道理。再结合赵国历史因势利导,让太后明白对长安君的这种只顾眼前的溺爱等同于杀子,使太后陷入矛盾当中,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怎样巧获心理共鸣,迅速赢得他人的亲近感?首先,应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寻找相互感兴趣的共同话题。林肯曾说过:“我展开并赢得一场议论的方式,是先找到一个共同的赞同点。”首先避开别人的忌讳,谈论两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创造良好、融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继续下去。

打开别人的心扉靠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应找出两个人情感上的一致性,拉近距离,比如多用“我们”等都可以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

投其所好,从共同的情感或看法中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人看到你们之间的一致和差异并最终赞同你。有争议才有赞同,一味的附和只能让话题渐渐变得无聊;提出有分歧的看法并讲出自己的理由,会让对方更乐意尊重和亲近你。

心理应用:

1.要引发对方与你交谈的兴趣,打开对方的心扉。

2.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图,一定要慢慢地“请君入瓮”。

3.引起心理共鸣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鸣,理想和家人是引发情感共鸣的最好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