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手指尖上
——对孩子进行动手能力训练
我们都知道注意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那些坐不住的孩子,根源之一就是动手能力的欠缺,而那些动手能力强的人通常更认真专注。的确,手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感觉器官,多动手可以开发和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和智力发展。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去大胆地探索世界,让孩子通过他们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与拓展,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基础上,获得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与热爱。
然而,我们发现的是,现在有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全家围着孩子转,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但是家长要冷静地想一想,这种教育方法可行吗?现在不让孩子做,等他长大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也懒得去做,因为在他的心中,爸爸妈妈早晚会为自己安排好的。这样的孩子,事事依赖父母,往往自制力不足,更别说认真专注地学习了。
专家建议,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具体来说,我们需这样训练: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动手做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说,让孩子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整理房间有技巧的人,也一定是主次分明的人,可以分清重点,并且能具有合乎逻辑的归类性。所以会动手的人,也一定是聪明能干的人。
对于小孩子,可以让他动手去做的工作有很多,如做家务,做习题。家务包括自己整理物品、房间、抽屉、文具、玩具,和草稿纸、作业。草稿纸要整齐,作业也一样,不是能看出答案就算完成了,而是应一步步写在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承担责任。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但不要替代孩子去做,包括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检查是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这一步由家长代替,实际上是家长替孩子承担了行为后果。而家长成为仲裁者也减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意识。
2.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家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也可以看做社会的缩影,家长要引导孩子多为父母做些事情,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筷,等等,从小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机会,孩子的动手能力随时都可以培养,父母要从传统的价值观中走出来,鼓励孩子多做,在做的过程中让他多看、多听、多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自信、乐观、有创意、心灵手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