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孩子敞开心扉

要向孩子敞开心扉

那是在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儿子老幻想着自己是非利士人。他认为自己应当赤裸着蹲在餐桌下,捡饭渣吃。焦急的国王请遍了国内所有医生,但没有一个能帮助他的儿子。

有一天,有位拉比来到国王面前,主动要求帮助这个孩子。那个人脱光衣服,和国王的儿子一起蹲在餐桌下面。当男孩问他为什么蹲在桌子下面,那个智者回答说:“因为我是一个非利士人。”

“我也是一个非利士人。”国王的儿子说。

这样,两个人光着身子在餐桌下面蹲了几天,彼此熟识起来。有一天,智者让人扔几件衬衫下来。几天以后,那个智者让人扔几条裤子下来。

“你是不是认为穿裤子的人不是非利士人?”他问男孩。

于是两个人都穿上了裤子。那个智者继续这么做,直到两人都穿得整整齐齐。然后他让放些食物在餐桌上。

“你是否觉得,”他问男孩,“如果吃好东西就不是非利士人?你当然还是非利士人,可以吃好东西。”

所以他们一起吃起来。最后,智者说:“你认为一个非利士人必须整天坐在桌子下面吗?你知道,坐在餐桌旁仍是一个非利士人,这是完全可能的。”

最终那个智者一步一步把男孩带回到了现实世界中来。理解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角度,但最容易说明的是,如何与生活在梦幻世界的孩子沟通,那就是向孩子敞开心扉。

一个人只有首先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尊重并执行命令。许多犹太教育学家们认为,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接纳和倾听,最为重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

逐步形成儿童良好品质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家长说理时不仅要把道理说得透彻,还要用亲切的话语,生动的语言去打动孩子,让深刻的道理在孩子的情感上也激起波澜,达到以情说理,情理交融。反之,如果家长在说理的时候,表情严肃,语言枯燥而且态度生硬,孩子很有可能听不进去这些话,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遇事讲道理,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使他们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知美丑、体验荣辱,才能使他们坚持正确的言行,将错误彻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