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丁肇中12岁那年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的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受家庭的影响,他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时,他就找遍书本,直到得到答案才肯罢休。

一次物理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想了想觉得很难就放弃了,等着老师讲解。丁肇中不是这样,他吃饭想、走路想,别的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还对着那道题苦苦思索。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丁肇中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马上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直到确认自己的解题方法没有错误,他才满意而去。

课堂上丁肇中聚精会神地听课,不论对自己的答案有没有把握,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往往要辩论到“甚解”才肯罢休。

丁肇中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很少与同学一起打球、看电影。他认为“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由于丁肇中勤奋刻苦,各门功课成绩优良,尤其突出的是数理化,这为他实现终身的奋斗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岁时,丁肇中从台湾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这些他只用了5年时间。后来,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

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丁肇中只用了6年。所以他被一些美国同学称为“奇人”。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是什么也不参加。

丁肇中废寝忘食,埋头苦读,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从学习到工作,他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所以,他在学校没朋友。结婚成家后,他整天埋头实验室。而且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都不会见到他的身影。

在诺贝尔基金会等单位为获奖者举行的宴会上,按礼节,获奖者应致一个简短的答词。按照惯例,答词以获奖者本国的语言进行。此前,丁肇中曾翻阅过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答词,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不合人情的是丁肇中的愿望遭到了美国官方的拒绝。美国官员说,你已经是美国公民,就应当用英文书写答词。丁肇中理直气壮地说:“我确实加入了美国籍,但是,我是在瑞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文字书写是我的自由。”

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人士又提出:“我们这里没有中文打字机,你用中文书写我们不能打印分发。”

丁肇中毫不给面子地说:“我用手书写,请你们代为复印。”

丁肇中的这一片赤子之情,令世人为之感动。最后经过协商,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丁肇中在致答词时先讲汉语,然后用英语再复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