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盈亏,别过于计较
天上的月亮不可能永远盈,也不可能永远亏,天道尚如此,人间更难离这个规律。所以人们对盈亏,不要过于计较,因为很多时候,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一个得到补偿的过程。
孔子虽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可生前却在穷困潦倒的境况下,怀揣“仁者爱人”的理想周游列国,劝说一个又一个国君“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尽管四处碰壁,“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他矢志不渝,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他看来,个人吃不上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受人奚落侮辱、驱逐暗算都是小事,“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才是大事。不能因贪图享受而坏了品行、乱了大德,不能因他人不理解和嘲讽就动摇信念,不能因饱受挫折而放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为那些立志做国家栋梁、干大事的人而写的。在后来的历史中,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但是他没和那些无赖小人一般见识,在他当上大将军后也没去报复那些小人,韩信干的是顶天立地的大事业,不会去与那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人清算旧账;司马迁遭受宫刑,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摧残,但是却忍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完成了历史巨作《史记》。
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小”是指为理想、为信念值得牺牲的东西,也就是“吃亏”。这些亏可能关乎富贵、荣辱、权利甚至生命;孔子说的“大谋”,并不是在谋划或图谋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是一项为了实现理想可以献身的大事。历史上不是就有像荆轲那样“一去不复还”的壮士、像谭嗣同那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君子、像秋瑾那样“如我上了断头台,革命成功至少可以提早5年”的鉴湖女侠,明知自己身单力薄,此去乃是以卵击石,却仍然舍生取义,做替天行道的大事。
更多的时候,我们过的是平凡的生活,面对的是平常事物,因此,就算有阻力,无非就是要失去些什么,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吃亏。但是,更多的时候,正是这些接连不断的“吃亏”成就了最后的“大事”。
小杨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他的文笔很好,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大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碌,但领导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整个编辑部只有小杨接受了领导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了一两次就抗议了。
小杨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占了什么便宜,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包装工一般!
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领导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两年后,小杨成立了一家公司,自己一个人就能承担图书运作工作。原来他在两年的“吃亏”中,把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透了,真是占了大便宜。
其实,吃亏并不坏,不是有说法叫“吃亏是福”吗?而这好坏变化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认识到,吃亏对于你长远发展的意义。就像前面事例中的小杨,表面上是吃亏了,实际他并没有吃亏,他比别人多付出了辛劳,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收获,增长了工作经验,使自己成了事业上的多面手,从而为自己创业成功埋下了伏笔。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夫,买到了一块非常差的土地,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那里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冥思苦想以图改变目前的这种状态,他要把那片地上所有的东西都变作资产。很快,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他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原来,这位农民大量饲养响尾蛇。他养的响尾蛇体内所取出来的毒液,被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解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鞋子和皮包;响尾蛇的肉被做成罐头送到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买了印有那个地方照片的明信片,在当地的邮局把它寄了出去。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两万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生,这个村子现在已改名为佛州响尾蛇村。
看了这则故事,谁能说这个农民是吃亏了呢?“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痛苦的“吃亏”,才有了后面的成功。能吃亏的人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亏损,同时想办法改变这一亏损。因此,吃亏不是一种消极、颓废,不是悲观、懦弱;相反,它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风格,更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永久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