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港记者的奋斗经历
曾慧燕的幼年经历十分坎坷。她生不逢时,来到人间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右派”的女儿。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妈妈,当时无法理解转眼间变成“人民罪人”的丈夫,被迫与其分道扬镳,移居香港。失去了母爱的小慧燕只好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湛江吴川县梅佳镇,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曾慧燕小学毕业时,正当“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全县城的中学都对这个“右派”的女儿关上了大门。她跑遍了县里所有有关部门,直到第二年才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挤进县城中学。
1975年,她读完高中。因祖父膝下无人,被留城待业。1978年恢复高考,给她带来了希望。她满怀信心参加了考试,成绩也超过了录取线,但父亲的“帽子”又使她名落孙山。移居香港的母亲一直孑然一身,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1979年元月,曾慧燕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一连串不幸的生活经历并没有让曾慧燕意志消沉,反而磨砺出她积极进取的性格。刚到香港的日子里,她白天上班,晚上自修英语,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试着向报纸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对她鼓舞很大。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端。
1980年,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经历和发表过的文章寄给《中报》,没想到竟然被录用。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
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掌握在内地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但曾慧燕选择了校对。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每天50字的专栏稿,磨炼了她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想,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的报馆没有“铁饭碗”,你乐意在这家干就干,不乐意可以走;同时你也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
经《中报》老板推荐,她转入《香港日报》做了正式记者。履职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由《乡情版》刊出。
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一书在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曾慧燕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她摆脱了平庸的生活,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塞梁尔·斯迈尔斯曾说:“人们应当是你们自己生活和积极行为的主人,因此,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救星。”
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进取心是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人生的征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然而,面对困难,富有进取心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地将它克服,勇敢而坚定。
生命在进取中生息不止,事业在进取中蒸蒸日上,人类在进取中超越自我,创造卓越。没有进取,恐怕社会无法前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应只是成功者的做事原则,也应该为众多普通人的共识。
天下有许多人一事无成,原因就是他们太容易满足现状。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能停留在现有的位置上。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你不断获取新的成功。